俗話説:“一日三棗,百歲不顯老”,棗子好處多,能直接吃,能泡水,還能做配料。
![“棗”該這樣吃](http://p1.nanmuxuan.com/images/cc/6bb98fd3c2c03152.jpg)
紅棗應該怎麼吃?
01 甘草+紅棗:安神疏鬱
如果平時有精神恍惚、心神不寧、多疑容易受驚、悲傷多哭等表現,推薦甘麥大棗湯,是醫聖張仲景的方子,幾千年來很多醫家都在應用。性格內向、性情壓抑的朋友都可以試用。
做法:取甘草、浮小麥、大棗各20克,加水1000毫升煎半小時,分早晚兩次喝藥湯,堅持喝1個月。
02 生薑+紅棗:疏寒清濕
姜棗茶可以疏散外寒、清化內濕。
做法:取生薑一塊,切成細絲,與適量紅棗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煎。
03 百合+紅棗:止咳潤肺
冬季,孩子容易咳嗽,並且發病緩慢、病程較短、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口渴咽乾,屬於明顯的陰虛咳嗽,可以喝紅棗百合湯。
做法:取百合15克,大棗3~5顆,先將幹百合用淨水浸泡12~24小時,加入大棗一起煮到棗熟,一天2~3次,連湯帶棗和百合一起吃。。
04 酸棗仁+紅棗:安神助眠
人們常感到頭暈腦脹、心神不定、睡眠欠佳,做事效率降低,這時,可以多喝益智蓮棗粥。
做法:益智仁10克,蓮子20克,酸棗仁10克,紅棗20克,薏米15克,紅豆20克,綠豆30克,黑豆20克,花生米20克,黑米50克,紅糖適量。益智仁除去雜質和外殼,將上述原料洗淨浸泡一小時。加清水2000毫升,煮熟即可。
05 黨蔘+紅棗:延年益壽
藥王孫思邈就極力推薦參棗米飯,認為大棗能夠補氣養胃,延年益壽。
做法:將黨蔘和大棗用水同煎半小時,去掉黨蔘渣;用糯米蒸飯,將大棗鋪於飯上,將棗蔘湯加白糖煎為濃汁淋在飯上即可食用。
大棗,性甘温,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善治虛勞食少、便溏乏力、月經不調等症。但其性質滋膩,吃進身體後需要有較好的脾胃功能將其運化吸收。所以,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來説,大棗吃多了會加重脾胃負擔,脾胃不能運化,就會堆積在體內生濕生熱;濕氣重的人也不適合吃大棗,會使本身就很黏膩重濁的體內濕氣更加嚴重。那麼,脾胃虛弱和體內有濕的人羣該如何健康吃棗呢?
怎麼吃紅棗不生濕?
01 量
大棗一次不宜吃太多,每天最多3~5顆。
02 搭
吃大棗時,最好和小米、燕麥、大米、蕎麥、芸豆、山藥等搭配。中醫認為,穀物類能健脾養胃,大棗與其同服可減輕滋膩性。大家熟悉的八寶粥就是一道很好的補益脾胃食療方,其中的蓮子、扁豆、百合、芡實、薏米等都屬於藥食同源的上品,能健脾運濕,抵消大棗滋膩礙胃之弊。
03 炒
將大棗放入燒熱的鍋中,用武火炒至外皮焦黑。炒棗能有效緩和大棗的滋膩,並能增強補益作用。
01 棗茶
大棗陳皮麥芽茶,即將大棗(3顆)和適量陳皮、麥芽一起用開水沖泡,代茶飲。
姜棗茶,即取大棗(3顆)、生薑(3片)一起用開水沖泡,代茶飲。代茶飲上午飲用,能振奮陽氣、補益脾胃。
紅棗到底能補血嗎?
紅棗到底能“補血”嗎?首先要弄清楚補血是什麼。
老百姓常把“補鐵”和“補血”掛鈎,其實兩者本身就不是一個概念。
在西醫裏,補鐵能增加鐵元素的吸收,改善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如紅細胞等,常用於治療缺鐵性貧血。
而作為一箇中醫概念,補血指的是在改善有形成分的基礎上,幫助“血”更好地濡養身體。
有些人儘管血常規化驗正常,但有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失眠、脈虛細等表現,中醫辨證就屬於血虛。此時吃紅棗,可以充分利用其良好的健脾補血功效。
綜合:養生中國、健康氣象、生命時報
編輯:陳思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