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南方地區的農村,有一種俗稱“天泡子”的野草,它常生長在山坡林下的墓地邊,以前清明節回老家掃墓時,經常會看到它。天泡子的葉片看起來和其他野草沒什麼不同,不過它的枝蔓處掛着一個個“小燈籠”,讓人一下子就記住了它。不過由於天泡子喜歡生長在墓地邊,一般人也不願意去碰它,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它還是一種治病的良藥。
天泡子其實就是燈籠草,民間用它全草入藥,根、葉、枝、果皆能入藥,在《常用中草藥治療手冊》、《民間常用草藥彙編》等書籍中都提到過燈籠草。
燈籠草性苦、微寒,入肺經,它的根有清熱降火、消炎拔毒的功效,民間常用它的根入藥,來治療感冒發熱、口腔發炎、胃痛等病症。用它的葉子搗爛後外敷,治療跌打扭傷、皮膚生瘡、爛腳丫等疾病。另外它對膽囊炎、黃疸型肝炎等疾病也有一定輔助效果(以上資料來自百度百科,使用前請諮詢醫生,遵醫囑)。
天泡子和一種可以食用的“黃姑娘”長得十分相似,它們都是有一層外皮包裹,果實藏在裏面。天泡子的外皮下端略尖,而黃姑娘的外皮比較飽滿圓潤。而且黃姑娘果成熟後是黃色,味道酸甜,可以食用,在北方地區是一種很常見的水果。而天泡子成熟後果實很小,變成黑色,味道苦,不能食用。所以大家在野外看到這類植物,要注意區分,不要誤食了。
天泡子除了能入藥,還是具有很高的觀賞性,開花掛果後,和其他的觀賞植物看起來十分不同,在很多城市的花木市場都有它的身影。筆者曾經在南方一個小城裏看到有人的陽台上種着天泡子,把陽台裝點得綠蔭葱葱,看起來很美。天泡子原本就是一種野草,很容易養活,農村裏也沒什麼人種,進城後,物以稀為貴,反倒能賣出15元左右一盆的“高價”,實現了它的價值。
各位朋友們,你們見過天泡子嗎?歡迎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