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聰明的孩子從小就有跡可循,孩子有這三個壞習慣,家長彆着急管

由 希學英 發佈於 健康

家長總是希望孩子更加聰明的,但其實從兒童教育學的角度上來講,很多時候家長的行為卻恰恰是在抑制孩子的智商發育。

比如孩子的以下三種習慣往往代表着他們的智力正在發育,但家長卻經常去管,反而限制了孩子的發展,因此如果孩子有以下三個壞習慣,家長千萬彆着急管,而是應該觀望觀望。


孩子這三個壞習慣暗示智力發育好,家長彆着急管

一、愛説謊

不管是在傳統道德中還是在新式道德理念裏,説謊都是代表着人在道德和品質上面有了缺陷,但對於孩子來説,説謊卻更多的是智力發育問題。

説謊其實是一項非常複雜的過程,在小説《三體》中智力超常的三體人無法説謊,便是其大腦結構受限導致的。


説謊首先需要良好的邏輯能力能夠將虛構的故事切合到現實生活當中,並使之邏輯自洽;

此外還需要優秀的語言能力將編好的邏輯故事表述給他人聽;

同時一個縝密的謊言還需要孩子擁有較為高超的情緒管理能力,能夠控制住自身在説話時所表現出的種種不自然行為。

因此如果從兒童教育學的角度上來講,孩子向你撒了一個謊,家長反而應該高興,因為這代表着孩子的智力成長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準。


根據科學研究顯示:

3歲左右的孩子便會嘗試着向家長説謊,而到了12歲左右,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向家長説一個完整而沒有被識破的謊言的經歷。

正所謂童言無忌,如果孩子的謊言本身沒有惡意,只是為了遮蓋自身的小秘密,那麼家長就不應該對孩子的謊言有太過嚴厲的管理,防止智力因此受到束縛。

當然孩子説謊能夠反映智力發育,卻並不是説我們要鼓勵孩子説謊,家長也應該嚴密地關注孩子所説謊的原因,不要讓孩子小小的謊言,化為實實在在的道德品質漏洞。關於這方面,我向各位家長推薦這套《好孩子好品質》系列叢書

這套書全套共計12冊,每冊分別對應一個孩子在成長路上可能遇到的道德品質實際問題,從生活出發,以故事的形式讓孩子實際地認識到,面對生活中的道德選擇應該如何做,做不同的選擇又會有怎麼樣的後果,是培養孩子道德品質優秀的兒童繪本。

二、愛拆東西

相比於孩子亂動嘴的説謊,亂動手的拆東西其實往往讓家長煩心得更加直觀。有些孩子的手可以説是“欠”得讓人頭疼,家中小到鬧鐘、手錶,大到電視、洗衣機,都很可能難逃他們的“魔掌”,不管是什麼樣的東西,他們都有膽子給你拆開來看一看。

但其實家長如果知道了孩子拆東西行為背後的意義,那麼也許就沒這麼生氣了:孩子拆東西其實源自於他們對於這些事物的好奇,這代表着孩子擁有優秀的探索精神,而這是絕大多數成年人非常欠缺的。

人的好奇心源自於大腦急需知識的填充,這對於孩子來説就意味着他們的智力發育已經相當不錯了,對知識的需求已經達到了一種渴求的狀態,而這樣的孩子往往在左腦的記憶、邏輯等方面有着非常優秀的水準,在未來更可能成為頂尖的技術人才。

三、不聽家長説的話

家長總希望孩子聽話,但孩子卻總是不聽話。可其實仔細想想孩子又怎麼可能聽話呢?

人與人的意識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強行灌輸給別人,無論是誰都不會願意。

孩子越早地產生不聽話和與家長進行對抗的行為,則往往意味着他們越早地產生了自我意識,能夠意識到自己與別人是兩回事,自己沒有必要聽從家長的話。

因此只要孩子行為上沒有過於叛逆引起惡劣後果,家長就應該對孩子的不聽話進行適當的容忍,讓孩子能夠在人格發育上有着健全的成長。

孩子的智力發育依靠家長的引導

家長希望孩子聰明,但其實孩子的智慧卻往往取決於後天的培養,家長不僅可以期盼,還可以引導。

BBC曾經聯合劍橋大學的科研團隊進行過兒童智力的相關測試,調查結果顯示,一個人的智力僅有40%取決於先天的父母基因,60%都受到成長過程中的外界環境影響。

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智力成長環境,就是家長希望孩子變聰明的首要任務,我在這裏向各位家長推薦這套《兒童全腦思維訓練》,希望可以幫助孩子們進行更好的智力成長。

這套兒童全腦思維訓練共計4冊,分別以不同的遊戲形式來對孩子的智力進行開發訓練:酷玩、歡樂、奇趣、創想每一篇都對孩子有着非常強烈的吸引力,幫助孩子主動自覺地進行智力開發,不需要家長督促,也不需要家長過分逼迫,是幫助孩子進行更好智力成長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