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對人們究竟有多重要?
焦慮、易怒、脆弱等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不但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更可能引發某些疾病發作。對於已患病的患者,更是火上澆油,嚴重威脅健康。尤其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患病前或患病過程中,長期揹負沉重的精神壓力,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容易紊亂,免疫功能容易失調,從而陷入患病產生精神壓力、精神壓力加重病情的惡性循環之中。
類風濕,壓在患者心頭的大山類風濕患者的“心病”,是常被忽視的問題。流傳於網絡的“不死的癌症”“致殘”等詞眼,讓類風濕在患者眼中被嚴重“妖魔化”,許多患者一查出自己得了類風濕,第一反應就是自己完了。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對疾病有正確的認知,長期帶着消極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療效首先就會大打折扣。
不能根治不代表不能控制
有人會問:你説那麼多,類風濕能根治嗎?
確實,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根治類風濕。但不能根治,病就不治?任由類風濕自然發展,2-3年關節破壞率可達70%,5-10年致殘率為60%,病程30年的關節致殘率90%。不怕嗎?
不能根治不代表不能緩解和控制。時代在進步,醫療技術在不斷進步,對類風濕的研究也在進步,及早發現病情,積極規範治療,類風濕病情是可被控制,甚至完全控制的,臨牀治癒是值得期待的!
致殘率高的真相在這裏
以往開設風濕免疫科的醫院較少,風濕免疫科醫生也少,風濕免疫科醫生也比較缺乏,很多患類風濕的病人,早期往往被誤診為骨性關節炎等其他疾病,誤診誤治延誤了治病的最佳時機,導致後期病情難以控制,類風濕的致殘率也因此居高不下。
瞭解了這兩點,您對類風濕的心理恐懼是否好轉了一些?其實克服心理問題的一個好辦法,就是學習疾病相關知識,通過網絡獲取信息時,要注意信息是否可靠!當你足夠了解自己所患疾病,對如何防治了然在胸,積極配合治療療效更好,心理壓力自然就會減輕。
常見的幾種不良情緒任何人在面臨關節疼痛、活動不便時,都很難產生不良情緒。更何況類風濕患者,動輒長達數年乃至數十年的病程中,反覆發病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存在心理異常十分常見。
情緒低落。在患病早期,患者很難不情緒低落。尤其在片面瞭解疾病的相關信息後,會對治病前景感到懷疑,潛意思會認為自己也會殘疾,對治療沒有信心。家人在這時候,要給患者鼓勵與關心,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疾病,建立對抗疾病的信心。
抑鬱消極。類風濕治療見效慢,很多患者在治療一段時間後,療效並沒有心理預期的那麼好,會產消極抑鬱的情緒。有些患者會對治療產生牴觸情緒,不積極配合治療,甚至萌生不再治療的想法。醫生要找到適合患者的療法,需要一個磨合期,患者要多一點耐心,以免功虧一簣。
焦慮憤怒。當類風濕病情反覆發作,控制困難時,患者容易出現焦慮憤怒的情緒。這一時期患者飽受折磨,耐心和信心一點點被消磨,內心焦躁不安,容易發火,甚至會遷怒於他人。患者在這一時期,要克服急躁的心情,不要頻繁換藥換醫生,更小心落入偏方的圈套。
悲觀絕望。在病情不受控制,產生關節畸形時,患者會感到悲觀絕望,內心中認為自己一定會殘疾,無法接受殘疾的事實,會產生任命的想法,對病情聽之任之。事實上,從關節畸形到殘疾還有一段距離,完全有機會阻擊,患者不可繳械投降。
如何做好心理調護類風濕患者的心理調護十分重要,這直接關係到好的治療方案能否落實、療效是否打折扣。但脱離了療效講心理康復,又是無根之水,無本之木。療效,要靠規範的治療來保證,所以對於類風濕患者,不管心情好不好,堅持規範的治療是第一要位的。
其次,類風濕患者如何做好心理調護,我們應該從這些方面入手:
1 正確認識疾病,消除精神壓抑
首先,患者就得認識到,類風濕是可被臨牀治癒的,病情是可被控制的,在自己心裏建立我能夠康復的信心。但對於類風濕治療道路上的種種坎坷,要有心理準備,以免遭遇挫折時措手不及。但無論如何,保衞健康我們要寸土必爭,對抗疾病要有百折不撓的勇氣。
2 擺正治病心態,避免落入誤區
治療類風濕的過程中,有兩種心態十分要命,一種是不以為意,一種是急於求成。有些患者不把類風濕當回事,認為類風濕就是關節痛,忍一忍就過去了,實在忍不住吃點止疼藥,反正不會要命,等到病情嚴重後悔就晚了。還有一些患者,總希望一下子把病去除,聽到有什麼“治癒”的偏方,迫不及待去嘗試,反而延誤治療時機,到最後還疑惑,為什麼病情控制不住。患者要克服這兩種不良心態,不被誤區打斷治癒之路。
3 來自家庭和社會的支持
家庭温暖,對類風濕患者至關重要。
①長年治療類風濕,一方面花錢,另一方面需要照顧,很多類風濕患者對家庭有內疚感,家人要學會開導患者,家庭中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沒有誰拖累誰的説法;
②類風濕患者長年與疾病抗爭,心情容易煩躁,家人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包容,患者發脾氣時,退讓兩步,等患者冷靜下來,再耐心溝通,認知聆聽患者的傾訴,當一當患者的“出氣筒”也無妨;
③如果患者病情嚴重,關節活動受限了,更要給予患者鼓勵,不能讓患者揹負巨大的思想包袱,用家庭温暖喚起患者對生活的渴望,讓患者保持對抗疾病的勇氣;
④類風濕的慢性疼痛同樣帶給患者慢性精神壓力,容易引起神經、內分泌失調,還能抑制自己的免疫功能,形成惡性循環。在生活中,家人要多給患者分享輕鬆趣味的話題,少讓患者接觸消極、負面的信息,讓患者遠離緊張狀態;
⑤家人應鼓勵類風濕患者參加一些生活娛樂活動,提高其社會參與感,把注意力從疾病上分散出來一些,投入到生活的美好中,在和他人的接觸中找到社會認同,改善精神狀態。
在社會中,如果身邊有類風濕患者,要給予足夠的理解和尊重。
①見到關節畸形的患者,不要過分關注畸形部位,以免患者誤認為是嘲笑;
②不應宣揚類風濕女性不該結婚、不該生育等錯誤理論,應尊重類風濕女性的合法權益;
③遇到行動不便的類風濕患者,在過馬路或過梯坎等情況,應伸出援助之手,讓患者感受到社會的温暖。
④在工作或娛樂活動中遇到有類風濕患者參與,不要排斥和歧視,您的一份鼓勵和認同,也許在患者心裏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4 自我努力,積極擁抱生活
患者自己也應主動行動起來,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保持對抗疾病的積極狀態。比如可以主動學習一門專業知識和技能,保持一定的自立和獨立;主動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提高自己的社會參與度。這些能夠有效的夠消除自卑,增加自信!
作為一名類風濕患者,即使關節功能無法恢復,甚至成為一個殘疾人,也不能喪失對生命的熱愛。保持樂觀,積極主動地接近社會,接近他人,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仍然可以避免社會功能障礙,仍然可以享受生活中的很多美好。
#健康科普排位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