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檢查!這個睡眠狀況可能讓娃變笨、變醜,現在重視還不晚
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一直是大家關心的頭等大事。
尤其是睡覺,這可和孩子的生長髮育密切相關,大家更是一點都不敢馬虎,就盼着孩子能有個高質量的睡眠。
這不,我閨蜜前不久剛和我炫耀她家孩子“睡得好”,不過被我“無情”地澆了一盆冷水。
打鼾可不能説明孩子睡得香,反而有可能説明孩子呼吸道不通暢,除此之外還得警惕孩子有沒有口呼吸的現象。
今天咱們就好好説説這個重要問題。
01長期口呼吸危害很大
下面中這個小男孩因為過敏性鼻炎,導致他長期張口呼吸,從10歲到17年,7年的時間,導致他面部嚴重變形。
還有這個小女孩兒,圖片裏分別是她6歲和9歲時候的樣子。
顏值上之所以差這麼多,就是因為長期的張口呼吸。
除了影響顏值,長期的口呼吸還會引起其他問題。
比如説會引起齲齒、牙齦炎症、咽喉部炎症等,影響口腔周圍的肌肉的正常功能,進而影響吞嚥、咀嚼、説話等功能。
而且晚上睡不好,白天精力不充沛,注意力不集中,孩子也會變得易怒、煩躁不安,對孩子正常的生長髮育也不利。
再嚴重點,如果是嚴重的呼吸道梗阻,孩子頻繁地出現夜間呼吸暫停,那麼大腦的供氧量是不足的,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大腦慢性缺氧,發育不良,進而影響孩子的智力。
02張嘴睡覺就是口呼吸嗎?
説到這兒大家可能有些擔心,我家孩子偶爾也會張嘴睡覺,會不會就是口呼吸啊?
排除感冒鼻塞等特殊情況,有些孩子張嘴睡覺可能就是睡眠姿勢不對,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呼吸。
孩子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口呼吸,大家可以趁孩子睡着後,用這幾個方法判斷:
棉絮法
取一段棉絮或細軟的紙條,依次放在孩子的鼻孔前面和嘴巴旁邊,儘可能貼近一點。
鼻孔前飄動得更厲害→鼻腔通氣
嘴巴前飄動得更厲害→口腔通氣
霧鏡法
找一面鏡子,鏡面朝上迅速地把鏡子放在孩子鼻子下方,觀察鏡面上的霧氣。再用同樣的方式把鏡子放在孩子嘴巴下方。
鼻子下方產生的霧氣面積更大→鼻腔通氣
嘴巴下方產生的霧氣面積更大→口腔通氣
閉唇法
大家可以把孩子的嘴唇閉上,持續幾分鐘,如果出現孩子出現掙扎現象,説明孩子可能有口呼吸的現象。
如果孩子睡眠平穩,那説明孩子張口睡覺只是暫時性的。
換個姿勢,起來重睡。
03口呼吸還有這些表現
當然,上面這幾種方法操作起來容易出現誤差,所以我們還得結合孩子的其他表現綜合判斷。
有口呼吸的孩子通常還會伴隨下面這些表現:
04孩子為什麼會口呼吸?
引起孩子長期口呼吸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腺樣體肥大。
腺樣體又叫咽扁桃體,和我們常説的扁桃體(也就是齶扁桃體)算是一對“難兄難弟”。
它在幼兒時期較發達,6~7歲時開始萎縮,約至10歲會完全退化。
腺樣體肥大用肉眼很難看出來,需要通過做鼻鏡或拍X光來確診。
05腺樣體肥大必須做手術?
説到這兒,大家擔心的另一個問題又來了。
如果孩子確實有長期口呼吸的現象,做完檢查也確診了就是腺樣體肥大,那麼一定要做手術嗎?
通常不是必要情況下,醫生會首先進行保守治療,也就是吃藥。
常用的藥物有鼻內糖皮質激素,比如內舒拿,以及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比如順爾寧。
一般來説,用藥療程是6周~6個月。
如果存在細菌感染的情況,還需要遵醫囑服用抗生素。
但如果是比較嚴重的情況,保守治療已經無法取得明顯效果時,該手術還是得手術的。
那麼,到底什麼情況需要手術呢?
美國兒科學會給出的建議是:
06怎麼糾正口呼吸?
當我們帶孩子去看了醫生,在醫生的建議下也做了治療,鼻呼吸的通道也恢復通暢了。
對於張口呼吸持續時間不長的孩子大多能自行恢復鼻呼吸模式,但是對於張口呼吸時間較長的孩子,已經習慣了口呼吸,一時半會兒改不回來,這時就需要專門矯正一下了。
方法有如下幾個:
閉口呼吸訓練
讓孩子在白天有意識地閉嘴呼吸。
這種方法需要家長的監督,也需要孩子的配合。
1/2口罩法
這個方法適用於沒有鼻腔疾病或經過治療鼻腔恢復通暢的孩子。
具體方法就是把正常口罩遮擋鼻部的部分給去掉,只留遮擋口唇的部分。
讓孩子戴上這種口罩睡覺,有助於糾正口呼吸,開始可以先用薄一點的口罩,比如説一次性口罩。後面可以慢慢用加厚的口罩,比如純棉口罩等。
唇肌功能訓練
對於已經適應了張口呼吸的唇肌,我們要通過訓練來提高它的功能。
對於小點的孩子來説,可以教孩子做抿嘴訓練、吹肥皂泡、吹紙青蛙等。
對於大點的孩子,可以教孩子吹口琴或管樂器等。
最後我想提醒大家,張口呼吸並不是一件小事兒,腺樣體肥大嚴重到必須要手術時,咱也得聽醫生的建議,不能拖着。
還是那句話,只要孩子能健康長大,我們再小心謹慎都不為過!
參考文獻:
嚴冬,車曉霞.口呼吸對顱面生長髮育影響的研究進展[J].北京口腔醫學,2016,24(02):113-115.
李旭,黃羣.非手術方法治療兒童腺樣體肥大的臨牀觀察[J].臨牀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2013,27(08):432-433 439.
盧曉峯,朱敏.腺樣體和扁桃體肥大-張口呼吸-腺樣體面容的序列治療[J].臨牀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2016,30(06):45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