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黃的大米是“毒大米”,不僅有害還致癌?吃米飯不妨牢記4點

“發黃的大米,千萬不能吃!”

趙阿姨家裏的米正好吃完了,正打算去超市買一袋回來,手機上忽然收到了一條推送消息。裏面的專家説大米發黃,是因為發黴了感染了黃麴黴素,吃了會誘發肝癌。

看完專家的話,趙阿姨嚇了一跳,她平時買米時總是會挑偏黃一點的,覺得太白的米都是加了亂七八糟的添加劑,打了蠟,對身體不好。這下她犯愁不知道該買怎麼樣的大米比較好了。

發黃的大米是“毒大米”,不僅有害還致癌?吃米飯不妨牢記4點
一、發黃的大米會誘發肝癌?真的假的?

黃麴黴素具有很強的致突變、致癌以及致畸性,它對於多種癌症的發生都有誘導作用,尤其是對肝臟具有很強的破壞作用。當攝入的黃麴黴素到達一定劑量,甚至會誘發原發性肝癌發生。

鄭州市中心醫院張師靜表示,大米發黃不一定是發黴感染了黃麴黴素,真正感染黃麴黴素的大米“發黃”是有特點的,

1、主要和品種有關

部分大米本身就顏色偏黃,因為加工不夠精細,類似糙米的大米,它的顏色特點就是“淡黃色”。還有一些大米是新品種的,如含有胡蘿蔔素的“黃金大米”等,這些大米天生就是帶黃色的。

2、保存不當,才會發黴感染黃麴黴素

大米在儲存的過程中,只要温度、濕度合適,一般不會引起發黴變質。大米內的水分含量比較高,儲存不當很容易引起青黴、黃綠青黴、黃麴黴等黴菌污染,隨後這些黴菌會在適宜的條件下大肆生長,引起大米變黃,這類大米又被稱為“黃變米”。

發黃的大米是“毒大米”,不僅有害還致癌?吃米飯不妨牢記4點

黃變米的米粒暗淡無光,表面呈黃色或白道溝腹,整體非常脆、易斷。聞起來會有一股黴味,在煮制後黏度非常小,且沒有大米原先的香味,會明顯感覺帶有黴味,口感也十分粗糙。

簡單來説,並非所有“變黃”的大米都對身體有害,我們要學會甄別謠言,不要踏入誤區。除了黃色大米會致癌外,關於大米的傳言還有許多,跟隨小艾一一來看。

二、戳破那些關於大米飯的謠言!

1、大米飯沒營養,是最差主食?

大米內的主要成分為水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鉀等,以100g大米為例,其內裏含有約346千卡能量、112mg鉀、77.2g碳水化合物、13.3g水分。

大米內的營養成分並不少,但由於其經過精細加工,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脂類和膳食纖維都被去除,繼而導致營養相對單一,但是並非沒有價值。

2、隔夜飯毒如蛇,二次加熱會致癌?

有人稱米飯在存放隔夜後會滋生大量細菌,即便是再次加熱也難以去除內裏的毒素,食用後會有致癌風險,這是真的嗎?

米飯在存放的過程中的確可能會滋生細菌,但是所有的食物如果暴露在空氣中也容易沾染到細菌,如芽孢桿菌,但是這些細菌一般不會致癌,最多可能引起拉肚子,不能盲目將米飯二次加熱和致癌聯繫在一起。

發黃的大米是“毒大米”,不僅有害還致癌?吃米飯不妨牢記4點

3、吃大米飯升血糖,會得糖尿病?

白米飯的確是個高升糖的食物,它的升糖指數為83。國際期刊《Diabetes Care》上曾發表過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在2005~2020年期間對132373名受試者的大米攝入量進行分析後發現,大量攝入米飯和糖尿病的風險增加顯著相關,在東南亞國家最為強烈,但在中國的關聯並不顯著。因為中國人食用大米類型不同、烹飪方式不同而且還存在種族差異。

關於米飯的一些“黑鍋”可要及時摘下了,在生活中食用大米真正需要注意的是這四點,看看你做對了沒有?

三、吃大米飯真正要注意什麼?

1、讓米飯淡一點

儘量少吃炒飯、香腸煮飯或是用一些高油脂鹽分的菜來拌飯,不然對於控制血壓和預防心血管意外都較為不利。

2、讓米飯雜一點

煮飯的時候,可以適當的用一些粗糧,如糙米、黑米、胚芽米等共同下鍋。注意粗糧米可以提前泡一夜,避免和大米同煮不熟。

發黃的大米是“毒大米”,不僅有害還致癌?吃米飯不妨牢記4點

3、讓米飯色一點

日常煮飯的時候可以加入一些顏色豐富的“配料”,如豌豆、胡蘿蔔、玉米粒等,在美觀的同時還能讓身體補充多元化的營養。

4、控制食用量

每日主食的攝入量建議控制在300~500g之間,只要是澱粉類的食物,都可以算在這個重量內。

在生活中一旦發現大米發黴變質一定要及時丟棄,但一些本身就是黃色的大米則可以放心食用,要注意鑑別。沒有垃圾食物,只有垃圾的吃法,大米同樣也是這樣,切莫因為謠言而對米飯敬而遠之。

參考資料:

[1]張師靜.發黃的大米一定含有黃麴黴素嗎?[J].飲食科學,2020(03):10-11.

[2]《【生活提示】吃米飯講究四原則》.榆次區人民醫院.2017-05-04

[3]《吃米飯會引發糖尿病?》.上海中醫藥.2020-11-0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31 字。

轉載請註明: 發黃的大米是“毒大米”,不僅有害還致癌?吃米飯不妨牢記4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