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很少開青黴素,只因價格太便宜?
醫生很少開青黴素,有人説只因價格太便宜,是這樣嗎?這是謠言,這期安全用藥一起來了解吧!
青黴素是1928年由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首先發現的,它是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據今已有90多年的歷史。青黴素屬於β-內酰胺類抗生素,其藥理作用是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在細菌生長繁殖期起殺菌作用,屬於繁殖期殺菌劑。由於青黴素作用靶位是細菌細胞壁,而人類只有細胞膜無細胞壁,故對人類的毒性較小。用於老年人、新生兒和孕婦時安全性比較高。青黴素高效低毒,臨牀應用廣泛。
但是青黴素不穩定,可以分解為青黴噻唑酸和青黴烯酸。前者可聚合成青黴噻唑酸聚合物,與多肽或蛋白質結合成青黴噻唑酸蛋白,為一種速發的過敏源,是產生過敏反應最主要的原因;後者還可與體內半胱氨酸形成遲發性致敏原——青黴烯酸蛋白,與血清病樣反應有關。
青黴素類抗生素常見的過敏反應在各種藥物中居首位,發生率最高可達5%~10%,包括皮疹、藥物熱、血管神經性水腫、血清病型反應、過敏性休克等,統稱為青黴素類過敏反應,其中以過敏性休克最為嚴重。
過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後數分鐘內發生,症狀為呼吸困難、紫紺、血壓下降、昏迷、肢體強直,最後驚厥,可在短時間內死亡。各種給藥途徑或應用各種製劑都能引起過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藥的發生率最高。過敏反應的發生與藥物劑量的大小無關。對青黴素類高度過敏者,應用極微量也能引起休克。無論採用何種給藥途徑,用青黴素前必須詳細詢問患者有無青黴素類過敏史、其他藥物過敏史及過敏疾病史,並須先做青黴素皮膚試驗。青黴素的過敏反應是目前限制其在臨牀廣泛使用的主要原因。
此外,青黴素屬於時間依賴性抗生素,半衰期不到1小時,並且沒有抗菌後效應,常規劑量下,24小時給藥3次時,其血藥濃度>MIC的時間不到50%,因此,每日應用藥4~6次。青黴素這種一日多次的給藥方式,患者依從性不好,限制了其在臨牀使用。
患者使用的抗菌藥物品種,原則上應參考病原菌種類及病原菌對抗菌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而不是根據經驗而定,或是按照藥品價格來選擇。抗菌藥物的價格也很便宜,比如注射用頭孢曲松規格為1g價格僅為1.8元,慶大黴素注射液8萬單位一支0.6元,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 0.2g價格為1.1元,甲硝唑注射液250ml價格為2.76元。其中,注射用青黴素G鈉80萬單位每支為0.42元,所以醫生不選用青黴素並不是因為價格原因。
如果在使用青黴素過程中發生過敏性休克,必須立即停藥,平卧,就地搶救,並且立即注射腎上腺素,進行吸氧、升壓藥、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抗休克治療。(安徽省藥監局 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