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提起這部200多年前的英國名著,想必很多讀者腦海裏浮現的,是作者簡·奧斯汀關於婚戀的種種真知灼見。
但是近年來,在刷了N遍這部英國愛情小説後,我開始關注到書中除了愛情哲學之外的教育內涵。其中,讓我感觸最深刻的一個隱喻內核莫過於——
在所有社會家庭關係中,一切孩子問題的根源,都是父母的問題。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也有一個相似的觀點:
“全部教育,或者説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
在《傲慢與偏見》原著中,奧斯汀有意無意地塑造了不同社會階層中,4個最具代表性的家庭,這幾個家庭對子女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最終也直接影響了這些孩子長大後的命運走向。
關於不同教育導致的不同發展,作者給出的最直接的反饋就是這些孩子長大後對個人婚姻的差異化選擇。不同的選擇背後,對應了他們相應的性格缺陷,以及背後家庭在教育中所存在的誤區。
看了很多遍05版的《傲慢與偏見》,始終對電影中的一個場景記憶猶新。
女主人公伊麗莎白前往貴婦人德布爾夫人(男主人公達西的姨媽)的莊園做客。一向看中女子出身和教育的德布爾夫人接連問了她幾個問題。
“你是否會彈鋼琴?”“你會畫畫嗎?”“你的姐妹們會畫畫嗎?”
德布爾夫人接連得到了幾個否定的回答,大驚失色,便問起了她的教師,結果伊麗莎白坦言,家裏從未請過家庭教師,母親也沒有教育過5個女兒。
更讓德布爾夫人大跌眼鏡的是,伊麗莎白家的5個姑娘,竟同時進入了社交圈。按照當時英國的未婚女性社交原則,一個家裏只有姐姐出嫁後,妹妹才能出去社交。
可是貝內特一家卻接連無視了社交常規和教育常規。正因如此,孩子們都沒能得到及時的教育和引導,她們中間除了善於自學、頗有主見的伊麗莎白,幾個姐妹都深陷性格缺陷。
大女兒簡雖然善良美麗,但是不夠自信,在感情上十分被動;三女兒瑪麗過度渴望得到關注,總是不分場合地表現自己,卻常常弄巧成拙;四女兒凱瑟琳和小女兒莉迪亞則是虛榮蠢笨的典型,她們終日以打扮自己,以引逗男人為樂。
特別是小女兒莉迪亞,在她的價值觀裏,女人只有被男人追求,才能體現出價值和魅力,於是她輕浮而任性地四處挑逗年輕軍官,最終被卑鄙輕佻、劣跡斑斑的威克姆騙去私奔。
不難看出,貝內特夫婦的幾個女兒,其實內心深處都很自卑,背後則源於家庭支持和父母關注的缺失。
貝內特家的教育是一種典型的“放養忽視型”教育。
母親貝太太,在幾個女兒的成長教育中體現出來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計。
貝太太是個沒有內涵、智力貧乏又心胸狹窄的鄉下女人。她的日常就是在各種大呼小叫、喜怒無常中為待字閨中的女兒們“擇婿”。
事實上,她從未試圖去了解孩子們內心的情感取向,只是一味以金錢的準則“做白日夢”、“亂點鴛鴦譜”,比如強迫優秀的二女兒伊麗莎白嫁給庸俗猥瑣的柯林斯。
貝先生是個洞察世事的聰明人,卻是揣着明白裝糊塗的典型。
多年的婚姻生活早已讓他厭倦妻子的聒噪和粗鄙。為了一圖清淨,他慣於不問家事,一頭扎進書堆。
當妻子、表侄和女兒在舞會上接連出醜,他沒有出面維護家人的體面;大女兒和二女兒在戀情上遭到重大困惑,他還渾然不知;兩個小女兒熱衷和軍官調情,他不認同,卻也不制止,直到五女兒私奔。
母親粗鄙而沒有智慧,父親又是不作為的“甩手掌櫃”。這對“無為而治”的父母無形中造就了孩子們“青春叛逆”、“內心自卑”、“三觀不正”等一系列現實問題。
其實真的沒有必要一直去鼓吹孩子的“成長自由”,很多時候,這種放養式教育只是一些偷懶的父母“養而不教”的藉口罷了。
與貝內特家的放任自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柯林斯家的“獨裁專斷式教育”。
小説中的柯林斯是貝內特先生的表侄,一個集自負和謙卑於一身的蠢漢。他一方面對貴族德布爾夫人奴顏婢膝、極盡諂媚討好之能事,另一方面又對他人自命不凡,經常生活在妄自尊大的幻覺之中。
柯林斯這種矛盾的人格,自然與父親對他的影響息息相關。
老柯林斯不識字,為人吝嗇,好不容易供柯林斯上了大學。因此他對這個兒子,一直寄予厚望。柯林斯從小就受父親的嚴格管教,被要求事事順從。
在兒子的整個成長經歷中,老柯林斯訓練了他骨子裏的高度的服從性。也正因如此,長大後的柯林斯在性格中始終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並強烈渴望父親未曾給過他的認同感。
因此,當柯林斯面對給他提供體面工作的恩主德布爾夫人時,他很自然地就表現出了非凡的恭順謙卑。他甚至將夫人的每一句話當做神聖的旨意,比如説盡快選擇一位妻子。
與此同時,“窮人乍富”的他因為急於去炫耀一切,以期獲得認同。於是便發生了非常滑稽的一幕。他決定回到朗伯恩,準備施恩式地娶貝內特家一個女兒為妻,藉以“彌補”將來繼承財產對其一家造成的損失。
他在貝內特家的第一眼相中了貝家的大女兒簡,在得知簡即將訂婚之後,轉而將目標鎖定到了二女兒伊麗莎白身上,也不顧兩人的興趣、秉性完全不合,結果像個小丑般鬧了不少笑話,後來娶了貝內特鄰居家的老姑娘夏洛特。
在對婚姻的態度上,柯林斯可以説根本是無足輕重的。他的擇偶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滿足恩主夫人的要求。
從妻子的選擇到房舍的佈置,他生活中全部的一切都是按照德布爾夫人的喜好和指令來佈置的。為了討好這位夫人,他沒有了自己的是非善惡觀念和道德水準,甚至將莉迪亞私奔一事告訴德布爾夫人並替她寫信嘲諷貝內特一家,儼然一副富人家忠犬的模樣。
通過不斷的恭維和絕對的服從,柯林斯以難看的吃相過上了恩主廕庇下的體面生活,但是始終沒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和獨立思想。作家李雪曾説:
“孩子一旦成功,很可能脱離父母的控制,所以父母會用盡一切辦法破壞孩子的成功機會,將孩子牢牢變成自己的一部分。這並不罕見,控制慾極強的父母意識上覺得一切為了孩子好,實際做的卻是確保孩子處在廢物狀態乖乖受控。”
老柯林斯的初衷也許不是要破壞兒子的成功,但是他專斷式的教育的確把孩子養成了一個只知道服從且毫無主見的“廢物”。
哲學家喬治·桑塔亞那曾説:“一個僅僅接受學校教育的孩子是個未受真正教育的孩子。”
這句話其實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一個人的學識水平及社會成就,不足以代表他的道德水準。
在成長教育中,很多家長十分強調學校教育的意義,如果一個孩子出現問題,他們常常將問題歸結於學校教育的失敗,卻忽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傲慢與偏見》中,簡·奧斯汀就給出了兩個生動的例子。
一個是達西。
達西是簡·奧斯汀筆下集萬千優點於一身的男主,他家境優渥、帥氣多金,而且學識淵博,顯然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者的典型。
但是目中無人、狂妄自負的性格缺陷卻讓達西的眾多優點大打折扣。當他和好友賓利站在一起,大家寧願和不及達西富有,但是為人和藹的賓利結交,也不願與冷漠挑剔的達西攀談。
在向伊麗莎白求婚的過程中,他依然不減一個貴公子的優越和高高在上的姿態,以至於傷害了愛人的自尊心而不自知。
由其種種行為可見,達西曾經是個做事情目的性很強,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極其缺乏換位思考的共情能力。關於這一性格缺陷,他也對伊麗莎白坦言:
“小時候,大人只教我如何做人,卻不教我改正脾氣。他們教給我這樣那樣的道義,可又放任我高傲自大地去尊奉這些道義。不幸的是,我是唯一的兒子,從小給父母寵壞了。我父母雖然都是善良人,卻容許我,慫恿我,甚至教我自私自利,高傲自大,除了自家人以外,不要關心任何人,看不起天下所有的人,至少要把他們看得不如我聰明,不如我高貴。”
好在,家庭教育的負面雖然造就了達西的缺陷,但是這個缺陷本質上還不涉及道德問題,也容易扭轉。而另一個主人公威克姆的情況則嚴重得多。
威克姆的父親是達西的老管家,行為正派,是個值得尊敬的人。但是她的母親卻揮霍無度,敗光了家裏的錢財。好在老達西給了威克姆無私的關懷與支持,供他去劍橋唸書。
但是後來,從威克姆好吃懶惰、揮霍無度又不負責任的行事中不難看出,他骨子裏還是繼承了母親帶來的所有負面影響,由此推斷老威克姆很可能無力管教孩子。
在這種情況下,老達西的無條件關愛、父親的不予管束,聯合起來就滋長了威克姆的自私貪戀。他感到一種錯覺,只要和上流社會的人維持好關係,就能享受奢侈的生活。
為此,他在老達西面前偽裝正派以獲得錢財,對外偽裝紳士和受害者以騙取信任。深知當牧師和軍人並不賺錢,他選擇勾引有錢人家的女兒和賭博,最後與莉迪亞的婚姻也堪稱不幸。由於管教缺位和來自家庭的負面影響,威克姆到底淪為了一個道德品行敗壞的社會渣滓。
美國心理學家杜威曾説:“教育即生長,生長本就是無痕的,教育也本無痕。沒有説教,無需言語,更沒有成人的個人意志,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不自覺地受到了教育,這就是無痕教育,也是自然教育。”
其實,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身體力行的言傳身教。
如何避免教育的“三大誤區”?其實總結起來就是做“權威型”的父母,給孩子特定的支持而不是無限的自由,給孩子創造的機會而不是無故的設限,給孩子生動的榜樣而不是乏味的説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