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的“父母內卷”:近1/4終身教授擁有博士父母,是普通人的25倍

學術界的“父母內卷”:近1/4終身教授擁有博士父母,是普通人的25倍

整理 | 於軒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俗話説,“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雖然這句話本意是解釋物種的客觀遺傳規律,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獲得的學歷不同、從事的職業不同、接觸的人羣不同,在平時勢必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了一篇最新研究論文。結果表明,在美國學術界中,近四分之一終身教授的父母擁有博士學位,這一比例大約是普通人的25倍。而在名校中,這一比例還要再翻一番。

學術界的“父母內卷”:近1/4終身教授擁有博士父母,是普通人的25倍

在這篇名為《Socioeconomic roots of academic faculty(學術教師的社會經濟根源)》的論文中,研究人員調查了7204名美國大學終身教授,統計了他們童年時期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SES)和父母最高教育水平等信息,並與同一時期的一般人口模式進行對比。

為了保證多樣性的樣本來源,研究人員所選的教授跨越了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領域的八大學科,其中包括計算機科學、商學、歷史、心理學、物理學/天文學、社會學、人類學和生物學。以下是部分研究結論:

父母學歷越高,提供學術支持越多

調查顯示,這些終身教授往往來自受過高等教育的家庭。近四分之一 (22.2%) 的教授表示他們的父母中至少有一個擁有博士學位,甚至3.7%的教授父母雙方都擁有博士學位。在所有八個學科中,超過一半 (51.8%) 的教授父母至少有一方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分別為29.6%和22.2%)。

相比之下,在與這些教授出生時間一致的美國成年人中,平均只有不到1%的人擁有博士學位,只有7.4%的人擁有研究生學位。

學術界的“父母內卷”:近1/4終身教授擁有博士父母,是普通人的25倍

受訪教授父母最高學歷比例(紅)VS 美國普遍水平(藍)

所調查學科的父母受教育程度分佈相似,這表明儘管在學術、資金和文化方面存在學科差異,但父母擁有博士學位的教授更有可能從父母那獲得學術生涯的支持和鼓勵。例如,他們對學術理想的認同感會更強,在學術界重視的活動中有更多、更早的經驗等。

數據顯示,高達68.3%的博士父母會為孩子的學術生涯提供大力支持,而高中及以下的父母僅有35.1%。

學術界的“父母內卷”:近1/4終身教授擁有博士父母,是普通人的25倍

大多教授來自富裕家庭

很多研究表明,家庭富裕程度與受教育程度的關係密切,此次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與普通大眾相比,終身教授往往擁有更加富裕的童年,他們的家庭收入中位數為7.3萬美元,比全美收入中位數5.9萬美元高出了23.7%。

學術界的“父母內卷”:近1/4終身教授擁有博士父母,是普通人的25倍

此外,研究人員根據這些教授平均出生年份時美國人口的地理位置分佈判斷,他們更有可能在城市地區長大。

其中,75.7%的教授表示,自己18歲之前家裏的房子就是父母所擁有的,這一比例高於同一時期美國居民62%的房屋擁有率。因此,終身教授往往來自童年經濟狀況相對穩定的家庭。

由此可見,無論是在精神層面還是物質層面,博士父母相對來説都具有獨特的優勢。得益於博士父母在成長過程中給予的學術支持和經濟支持,培養出一位終身教授也就不足為奇了。

參考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2-022-01425-4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81 字。

轉載請註明: 學術界的“父母內卷”:近1/4終身教授擁有博士父母,是普通人的25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