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這麼一段視頻,內容讓我有點膽寒,説實話,之前從來都沒想過坐手扶樓梯還存在這樣的風險。喜歡看新聞的人都知道,坐手扶電梯是有危險性的,尤其是最上面與最下面那一塊,有可能會將人捲進去,致死率極高。
不過對於扶手,人們一般不會重視,畢竟它的結構看起來,好像沒什麼能傷人的地方。
然而,危險最容易發生在誰都想不到的地方,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意外。
視頻監控錄下了全部經過,小女孩跟着媽媽坐手扶電梯,前面一切正常,可就在最後,也許是調皮,也許是其它原因,小姑娘並沒有放開扶手,反而一直跟着扶手運行方向伸手,直至卡在扶手槽中。
媽媽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直至女兒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傳來,這才趕忙回頭查看,驚慌失措的她,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
還是路人反應及時,按下緊急制動開關,將電動扶梯給關閉,才避免局面進一步惡化。不過小姑娘此時已經動彈不得,手臂死死卡在扶梯卡槽中,劇痛外加驚慌,小丫頭嚇得哇哇大哭。
有人嘗試將小姑娘拉出來,可是明顯辦不到,無奈之下,只能等消防員來救助。在此期間,小姑娘數次情緒失控,一直嚷嚷着要爸爸,在她心中,此時最想見到的就是平日裏“無所不能”的父親,那是最大的依靠。
儘管視頻沒有錄下媽媽的樣子,不過從視頻聲音中不難聽出,她幾乎是從頭哭到尾,換位思考一下,她的情緒肯定處於崩潰的邊緣。
近年來悲劇連連發生,問題到底出在哪裏?之前在貼吧裏看到這麼個帖子,説近些年一直髮生電梯或者其它高科技產品傷娃事件,是不是應該考慮將孩子關在家裏?如果不出門的話,安全係數肯定要高很多。
發帖者的出發點無疑是好的,不想孩子受傷,但這裏存在兩個問題:
1、不出門就意味着安全嗎?
顯然不是這樣,現代社會,除非是山溝溝裏,否則幾乎不可能遠離高科技產品,舉個例子:插座,別看它不起眼,在某種意義上,它的科技含量與危險程度,並不比電動扶梯差在哪裏去。
儘管人們已經想辦法做了很多保護措施,但是每年還是會發生因為寶寶摸插座而導致的悲劇。
2、沒有高科技,安全係數能提高多少?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倖存者效應”,指“存活者”掌控着輿論導向,然而,它不一定是正確的。
在過去那個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年代,其實很多事情不是沒發生,而是發生之後因為信息交流不暢,外界無從得知而已。曾經有人專門做過統計,隨着科技的進步,其實我國嬰幼兒的存活率其實呈現出的是上升趨勢,並非某些人鼓吹的“科技危害論”。
過去人們之所以推崇多子多福,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孩子夭折率高,如果生的少,很容易出現斷代問題,大家不得不如此。
這一點與野生動物的策略是一樣的,存活率低的生物,一般都特別能生,反之,處於食物鏈頂端的生物,生育數目就要少很多。
由此不難推斷出,其實孩子的安全與否,與科技發展程度並沒有太大關係,它取決於家長的態度與行為。
帶娃出門,如何才能保證孩子的安全?根據網友建議,並結合社會上發生的事例,我在這總結出一些注意點,希望各位家長能儘早警惕起來。
1、確保孩子走在前面,處於視線範圍內
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問題,其實有很多都是可以避免的,前提是家長看得到,並且反應夠快。
教育大師樊登也説過,其實保護孩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他們處於家長的視線範圍內,最好是伸手可及的地方,一旦遇到危險,家長能第一時間救助。
媽媽們在帶孩子出門時,要儘可能牽着孩子,或者讓他們走在前面,亂跑是肯定不行的,周圍2米範圍才是安全區。
2、在孩子身上放聯繫方式,方便路人幫忙
隨着人們文化層次的提高,現代年輕人都有一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精氣神,特別是當初被稱之為“垮掉的90後”,他們不論是責任心還是執行力都非常強。
曾經有人説過這麼一段話,如果你在大街上喊“抓小偷”,願意幫忙的多半是70後、80後,但你要喊“抓人販子”,絕對是90後第一個站出來。當然,被拐只是最特殊的情況,發生概率很小,我們需要警惕的是不小心走失。
孩子身上如果沒有聯繫方式的話,路人就算想幫忙,也只能報警,中間多出不少環節,很麻煩。實際上,家長完全可以在孩子身上放一張紙條,或者讓他們背誦家庭住址與電話號碼,只要能聯繫上,問題就不大。
3、遇事不慌,要第一時間救助或者求助
媽媽在這個問題上總是做不好,也許是女人的天性,她們遇事第一反應永遠是發呆或者發慌。
很多事故的最佳搶救時間可能也就最開始的短短几分鐘,一不留神就會錯過,事關孩子的生命安全,我們沒有任何浪費時間的資本。
改變性格很難,但做好心理準備卻很好辦,媽媽們平日裏不妨多看一些相關科普內容,瞭解一下如果發生意外,到底應該怎麼做才是科學、正確的。
當然,要是真超出自己的能力範疇,也得及時向路人或者專業人士求助,尤其是急救方面,可以撥打報警電話,按照對方的指示行事,切不可胡來。
家長要做好老人的思想教育工作,最大程度避免悲劇發生現如今,老人才是帶娃主力軍,然而,由於認知以及文化知識的匱乏,她們在處理問題時,總是會犯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
因此,大家平日裏可以多與老人溝通,以別人家孩子為例子跟老人探討一下,如果類似的問題發生在自己家孩子身上,到底應該怎麼做?
今日話題:還有哪些危險容易被我們忽視呢?歡迎各位家長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