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接收到一個患者,此時正在手術室進行搶救,儘管醫生拼盡全力,但是3歲的孩子依然沒有醒過來,生命就此終止,手術室外的父母無法接受這個噩夢,失聲痛哭。媽媽一直重複的説:“都是我的錯,如果不是我給孩子吃乾麪包,孩子就不會這樣走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是這樣的:丈夫今天一大早帶着妻子和兒子去動物園遊玩,當時孩子玩的很起勁,沒一會,孩子餓了,媽媽立刻去商店給孩子買了麪包給他吃。孩子和爸爸在一旁玩的不亦樂乎,忽然孩子發出一陣劇烈的咳嗽聲,夫妻倆以為孩子是噎到了,立馬讓孩子喝水,可孩子喝了水之後孩子竟翻起了白眼。
夫妻兩瞬間被嚇到了,立馬送孩子去醫院,但是錯過了最佳的救助時間,孩子就此離開了人世間,醫生解釋,孩子在被噎到的前6分鐘是黃金搶救時間,但是媽媽在這個時間段給孩子喝水,讓情況更嚴重,一旦孩子不小心遇到被食物噎住的情況,一定不要灌水!
這個教訓為了讓家長警醒,那麼到底怎樣才是正確的救助方法呢?
1、患者站着或坐着
救護者站在患者身後,從背後抱住其腹部,雙臂圍環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內按壓於受害人的肚臍和肋骨之間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頭之上,雙手急速用力向裏向上擠壓,反覆實施,直至阻塞物吐出為止。
2、患者躺倒在地。
救護者托住患者背部使之仰卧,兩腳左右分開跪於患者臀部兩側,一手以掌根按壓肚臍與肋骨之間的部位,另一手掌覆蓋其手掌之上,用力迅速擠壓,反覆至咽喉異物疏出。
3、自己是患者,孤立無援
用自己的拳頭和另一隻手掌猛捅,或用圓角或椅背快速擠壓腹部。在這種情況下,任何鈍角物件都可以用來擠壓腹部,使阻塞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