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孩子們的教育幾乎牽扯全家人的心,多和同齡人在一起,彼此學習,非常有利於孩子身心發展。在遊樂場、公園、可以玩耍的空地,總會看見一羣大大小小的孩子,自由自在瘋鬧。
但是3-6歲的孩子們,往往玩一會就會發生衝突,出現“你哭我鬧”搶玩具場景,有時候,那些“罪魁禍首”的孩子會被認為是自私。
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在心理發育的敏感期,對“我的”意識開始越來越清晰,不願與人分享是非常正常的。
那麼,家長該如何應對寶寶出現所謂“自私”的行為呢?我們來看看,過來人是怎麼處理的。
第一,孩子更需要理解,而不是批評和指責
如果孩子出現了任性的行為,比如不分享玩具,零食、喜愛的東西,家長不要過度緊張,不能動輒批評懲罰,更不能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籤,這對小孩不公平。
就像很多育兒專家都在不斷強調,越厲害的批評和吼叫,只會讓孩子距離父母越來越遠。那些經常被稱呼“搗蛋鬼”、“小饞貓”、“愛哭鬼”、“小氣鬼”、“自私”的孩子,聽慣了就破罐子破摔,反而更加自我和任性。
小孩子的世界比我們想象更簡單,喜怒哀樂、説話做事方式是心裏最直接的反應,根本還不會控制和約束。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會拒絕,用成人的話來講,就是活的很瀟灑。
這種很明確的自我意識,需要家長好好呵護。
第二,強制分享,只會適得其反。
鄰居家小寶從小個性十足,早早就萌發自我意識,俗話講就是非常護食,他的東西幾乎任何其他小朋友都破碰不得。小寶媽覺得孩子這樣不好,在遊戲時,會將他的玩具分享給其他小朋友,跟他講道理,無奈,小寶仍然大哭大鬧,令小寶媽尷尬不已。
孩子其實並沒有想太多,只是一時保護自己的東西。無論是出於什麼目的,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分享,這樣的剝奪可能會傷孩子。聰明家長則試着幫助孩子分析,比如問孩子,玩具的主人是誰?不過度干預,讓孩子自己做主。
第三,等待時機,合理引導。
育兒更育己。作為孩子的引路人,家長更懂得尊重孩子,把握各個階段的敏感期,讓孩子能夠在最合適的時候,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尤其是小寶寶,還不能夠很好的表達自己。
家長多約束自己的行為,適當用故事、書籍讓孩子接觸一些與人相處的規則,分享的好處,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有時候,家長其實不需要刻意做什麼,只要不發生傷人傷己的事情,就可以讓孩子慢慢探索,找到與人相處的邊界,給孩子足夠的成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