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式育兒“累壞”無數家長,想要“輕鬆”育兒,父母要知道這些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健康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與朋友們聚會聊天,內容大多數都與孩子有關,之前我們最愛聊的八卦、化妝品、包包全都拋到了腦後,就是因為孩子孩子實在太過令我們頭疼了,甚至都無心談論別的話題。

孩子就是幾天不打上房揭瓦,每天工作就已經非常疲憊了,回家照顧孩子,孩子還不聽話。搞得上班身體疲憊,回到家還要忍受孩子精神上的摧殘。有的時候真的想動手收拾熊孩子,可有的時候累的手都不想抬

有的家長就算全天盯着孩子,孩子都非常淘氣,總是會弄出點亂子或者又哭又鬧。而有的孩子卻是十分乖巧聽話,這是怎麼回事?

1、對孩子的期望過高

毋庸置疑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未來可以有一番作為,正因如此不少家長都給孩子報了一頓興趣班,也不管孩子喜不喜歡,按照自己意願幫助孩子行事。

孩子在入園(學)後本來休息的時間就沒有多少,家長卻給孩子安排的滿滿當當,這麼做不僅孩子累,家長們也一樣累。

2、過分“監管”孩子

有些家長孩子起牀他們的“監管”就開始了,孩子懶了一會牀,他們就要去就叫醒孩子。洗漱要説、穿衣、吃飯還要説,就連孩子整理自己的東西,他們都要指指點點。

這樣的話不僅家長費神費力,孩子也非常厭煩,並慢慢產生牴觸心理。

3、攀比心作祟

有了孩子之後,父母就會不自覺的拿自家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但是總感覺別人家的孩子怎麼看都比自家孩子強。

更有甚者經常對孩子説:“你看那誰誰家的孩子,多懂事!你在看看你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這樣的話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如一塊大石頭一般,壓得孩子喘不上來氣。每個孩子都是千差萬別的,沒有要互相做比較,父母越是攀比,孩子就越容易自卑

4、太多人盯着孩子

有很多家庭一家都是五六口人,每個人都都對孩子十分關心,這樣會對孩子形成獨立人格有很大的影響。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產生惰性,變得好吃懶做,凡事都想着依賴別人去完成。

1、給予孩子充足的陪伴

孩子在小的時候物質需求真的不是很高,他們最需要的其實是父母的陪伴,就是最簡單的吃飯、看電視、看書、玩遊戲之類的。

在這期間父母可以發現孩子其實有許多優點與長處,這樣才可以更加了解孩子。

2、家長也要不斷成長

孩子在作出某些行為的時候,家長就要反思,孩子為何會這樣做。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方法與態度是否正確,有沒有達到預期。這些都是需要家長來反思的,只有這樣才能發現自身的缺點,在做改正。

教育孩子任重道遠,家長只有不斷進步,才能跟上孩子發育的腳步,並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榜樣。

3、平等對待孩子

在家庭當中,與孩子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交流才能知道對方的想法,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平等交流就能很好的凸顯出它的優勢。家長的思想與行為對孩子的影響都非常深遠,所以要輕鬆帶孩子,就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否則雙方都會非常疲憊

4、尊重孩子

人與人相處都是相互的,家長尊重孩子,孩子也就越敬愛家長。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更加陽光。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避免不了與父母產生分歧,甚至是摩擦,尤其是性格反叛的年齡。作家長的一定要包容的心態來對待孩子。但是如果孩子犯的是原則性錯誤,該懲罰就要懲罰,該打就要打就像兩口年輕時談戀愛一樣,不能一味地軟弱包容,也不能一直以居高臨下的姿態來對待對方,否則家庭就會變成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這是每位家長都不願看到的。

我家孩子有許多的繪本,每套孩子都非常喜歡看,這裏面有一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適合3-6歲的孩子,內含10本。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並提高孩子的情商與獨立能力。

孩子在看過了之後情商有明顯的提高,在幼兒園讓我也省心不少。

一套10冊共分為10大主題,每一個都是要孩子必備的情商主題,分別有(我愛幼兒園、媽媽我愛你、從小有愛心、輸了沒關係、我來幫助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真棒、知錯我能改、我是媽媽的小幫手)。

豐富的內容 有趣的插畫讓孩子感興趣的同時還能加深印象。

10冊僅售59.8元,平均下來一本書的價格還不到6塊錢,給孩子買玩具都不止這些。既能教育孩子又能促進親子關係,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