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菜別再“眼大肚子小”

有個笑話,説一個人很餓,就去吃餅。第一塊餅吃下,還餓,再吃一塊……後來吃完第五塊餅,不光飽了,還撐得要命,就發感慨:早知如此,我幹嘛不直接吃第五塊餅?

笑過之後,細細品味,發現其中藴含了一個制止餐飲浪費的道理,那就是邊際效應遞減。

啥意思呢?就是滿足的滿足。笑話裏説的,我們平時也有體驗。很餓很餓的時候,吃第一口飯,特別美味,飽腹感、滿足感十足。吃着吃着,飯菜顯得不那麼香了。飽了之後,就算再上山珍海味,也吃不下了。

每到春節,這一點尤其明顯。很多人覺得春節是負擔,一個原因就是吃得太多。比如筆者老家,大年初三去姥姥家,中午先吃一頓餃子,然後上菜喝酒。一桌十來個菜,吃到下午4點來鍾,上饅頭大鍋菜,再加一盆大米粥。餓是不可能餓的,撐是一直撐的。邊際效應不是遞減了,而是斷崖式下跌。

筆者以前出去吃飯,點菜經常點多。到最後吃不了,又懶得打包,往往跟同行人來一句“我這是眼大肚子小”,自嘲一下就揚長而去。其實,這就是點菜之前,沒有考慮到邊際效應會減少,一味想着胡吃海塞,結果造成浪費。

現在全國上下都在提倡“光盤”,反對餐飲浪費,筆者再去下館子時,就會有意識地少點一些。哪怕餓得肚子咕咕叫,也會自我開解一下:先點這些,吃完再要,不然再多也不香。

結果,這樣一來,吃完之後,再點新菜的慾望往往已經消失殆盡了,浪費被消弭於無形。而且,飯吃八分飽,腸胃負擔輕,對健康也有益。

吃飯既是維持生命的必需,也是一種對慾望的滿足,如果不去控制這種慾望,對社會來説,浪費了糧食,敗壞了風氣;對個人來説,吃出肥胖吃出病是早晚的事,更嚴重的是,一味被慾望牽着鼻子走,是一種低級趣味,對心理健康也有損傷。

如何加強慾望管理,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必須面對的問題。過去常吃不飽,自然沒有這個問題。怎麼管理呢?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氛圍是一方面,是外因。

加強自律,控制慾望是另一方面,是內因。而弄明白了邊際效應遞減的道理,就有助於未雨綢繆,把浪費扼殺在萌芽狀態。何樂而不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22 字。

轉載請註明: 點菜別再“眼大肚子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