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長期便溏腹瀉,脾虛惹的禍,中醫最有效的5種養胃秘訣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健康

大家好,很高興在這裏看到大家的身影,養生大家並不陌生,但如何養生,如何使我們的身體達到平衡點,這其中的方法最為關鍵。就我個人來説,健康養生對我的意義,不能不説非常重大,身體好則萬事順。那麼今天就讓我與大家一起學習如何養生。

當下的我們,營養不良、氣血不和問題越來越普遍,臉色差、皮膚差、身體差...等現象越來越凸顯,這是為什麼呢?眾所周知,問題十之八九出在脾胃上。

可以説,脾胃牽扯疾病眾多,脾胃功能有問題者在人羣中也比例甚高。那麼,脾胃都有哪些不同的證型?分別應該選擇怎樣的方劑或中成藥去養護?

脾陽虛都有哪些表現?

首先面色是萎黃的,中間胃脘這一塊容易覺得冷,經常會口吐清水,食慾不振,腹脹(尤其是飯後變得更加厲害),喜歡喝熱水,大便溏泄,四肢經常不温,氣短,少氣,懶言(懶得説話)。

舌頭伸出來,看顏色比較淡,苔也比較白。

脾陽虛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大部分都是因為長期食用生冷、寒涼、肥膩這一類阻礙脾運化的食物或者藥物,久而久之,造成了脾陽損傷。

比如説很多人經常喜歡喝冰鎮飲料,便秘的時候喜歡喝一些番瀉葉泡茶,上火了之後喜歡吃三黃片。這一類行為,時間長了之後,肯定會對脾陽有損害。

針對脾陽虛,我們中成藥裏對證的,就是理中丸。一般情況下,單純脾陽虛,我們吃它就可以了。

中氣不足主要表現在什麼方面?

除了跟脾陽虛有共同特點,比如食慾不振,氣短懶言,四肢乏力,腸鳴腹瀉等,更多的還表現在臟器的下垂,比如胃下垂、脱肛、子宮脱垂這一類問題,都是中氣不足的典型表現。

中氣不足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中氣不足,其實大部分都是因為先天氣虛體弱,加上後天長期的勞累過度。以及大病初癒的一些患者,對氣的損傷比較大,也容易出現中氣不足。

在我們中醫的成藥裏邊,最常見對證的就是補中益氣丸。

實證的寒濕主要表現在什麼方面?

首先是嘴巴黏膩,胃比較悶,胃口不好,重點是體現在頭和身感到沉重。大便的時候,經常是以稀溏和泄瀉為主。舌苔是白膩狀態。這樣的情況,大部分都是脾胃有寒濕,也就是寒濕困脾。

脾胃寒濕是怎樣形成的呢?

一般情況下,居住環境過於潮濕,經常淋雨涉水,過食生冷,平時又喜歡純素飲食的人羣,更容易產生寒濕困脾的狀態。

那麼寒濕困脾所對應的中醫方劑呢?是胃苓湯。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搜索一下。

脾濕熱主要表現在什麼方面?

濕熱跟寒濕有共同點,比如都有胃部的脹、悶,不思飲食,這是它們的共同點。不同點是什麼呢?有濕熱的病人,經常會口苦口渴,身體也是以困重為主的,小便黃,大便也是溏的。有時候眼睛還會發黃,皮膚髮癢。舌苔黃膩。

針對脾胃濕熱的方劑,比較典型的有五苓散、茵陳蒿湯,凡是清熱利濕的都可以,相對應的成藥也是能買到。但你平時如果有濕熱的話,建議最好還是去具體辨證一下,不要自己亂用藥。

也有時候脾胃濕熱跟肝膽濕熱是一起的,所以可能會使用小柴胡這一類的成藥,或是半夏瀉心湯。在寒熱錯雜,自己辨識不清楚的情況下,應該先去諮詢一下醫生。

什麼叫兼證?就是脾可能跟其他臟器同時存在不和,或者是虛損狀態。

最為典型的,就是我們可能經常聽到,中醫看病的時候講的脾腎陽虛。脾腎陽虛的典型表現,除了有脾陽虛的症狀之外,還會兼雜腎陽虛的表現,比如説腰膝酸冷、五更瀉。

什麼是五更瀉?就是在凌晨四五點鐘,突然肚子絞痛,馬上就要上廁所。

五更瀉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偏於脾腎陽虛,所對應的典型方劑就是四神丸,或附子理中丸。

另外一類的常見兼證,就是心脾兩虛,這也是很常見的。

心脾兩虛除了有脾氣虛,或脾陽虛的症狀之外,會兼有心氣虛的症狀,比如心慌,心悸,面色無華(面部沒有血色)。最典型的表現還是體現在心悸、心慌和失眠上,其中,失眠是最常見的。

所以針對這類病人,我們臨牀上典型的對應方劑就是歸脾丸,或是人蔘歸脾丸。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切記胃病是靠養不靠治。很多人有這樣錯誤的觀念,比如説有長期的胃病一直拖着,不肯去治,自己飲食也不注意。總會想等到有空時,找醫生給治一下就好了。這其實是一個完全錯誤的觀念。

因為在飲食習慣和作息習慣沒得到糾正的情況下,你找哪個醫生看,都是沒用的。你必須先把自己的不良情緒和飲食習慣先糾正,然後再讓醫生來幫助你糾正軀體上的問題。

很多人這邊吃藥,那邊也吃藥,可同時呢,嘴巴還在吃一些亂七八糟的食物,比如辣的啊、海鮮啊,同時也喝酒,根本就不注意剋制,那藥其實都是白吃的。

以上所説的您學會了嗎,科學養生使我們越來越長壽,當然好的心情更加重要。一般來説,生活中,若問題出現了,我們就不得不考慮它出現了的事實。所謂健康養生,關鍵是健康養生需要如何做到。以上所説如果您沒看夠也沒有關係,關注我,將帶您一起探尋養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