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幾乎崩潰的爸爸向我傾訴自己面對14歲上初二的女兒,近日學習成績下滑並開始厭學,在徵求當事人的同意下,我暫時隱含孩子姓名與私人細節,以下是孩子父親的事件敍述:
昨晚老師發短信公佈期末考試成績,我對女兒説:“期末成績出來了,孩子你不要太在意,你以後不要太熬夜學習了,這次成績有點不理想,從原來的年級前50名直接掉到三百多名。”
最後我過去她房間,就問女兒:“你怎麼了,是不是因為沒考好心裏難受啊?”,女兒低着頭沒説話,我説:“這次沒考好沒什麼,關鍵是咱找到沒考好的關鍵在哪,沒考好説明咱沒學透徹,這個暑假咱安排一下學習計劃,有計劃才能實施,而且還不能半途而廢,咱們慢慢把難題一個一個學會,我來陪你一起,可以嗎?”
但是孩子沒怎麼表態,也不怎麼説話,我的感覺就是女兒當時情緒不好,其實到現在她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考了多少分,考試完了你問她就只是説一到考試什麼都忘了。
聽完這位父親的敍述,我陷入一陣沉思,我心裏有個念頭不由自主冒出來:為啥大人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就沒法好好地跟孩子説話呢?
我暫時放下這個念頭,問這位無奈、傷心的父親:“在你的眼裏,女兒是怎樣的一個孩子?”
這位爸爸回答:“我家孩子在別人眼裏是個乖乖女,從小就乖巧懂事,自從上了初中以後,就開始內向且敏感了,上課不愛發言 ,不舉手,都是老師叫才回答。”
我接着提問:“那麼女兒現在這種性格像你們夫妻哪個多一些?”
這位爸爸回答:“隨我多一些吧,我在單位與家中也是不怎麼愛説話,我屬於那種認真做事説話少那種。”
我好奇地問到:“我想你的女兒自從開始學走路、學説話開始,你還沒有給孩子貼上這個內向且敏感的標籤的,那麼從什麼時候開始,你對女兒的整體印象就有了這個標籤呢?”
這位爸爸回答:“大概從初一開始吧,小升初後女兒剛開始還跟媽媽抱怨一下,在學校感覺難受、學習任務重,慢慢地孩子就不怎麼説話了,整天情緒都不太好,問她為什麼不開心?是不是初中生活不適應啊?她的回答總是沒什麼。“
我接着問這位爸爸:”那你女兒現在的情況是怎樣的?“
這位爸爸回答:”孩子心情自從考試成績出來後到現在心情一直不是太好,這幾天在家不出門,不看書,也不對答案,就是玩遊戲刷視頻,看着就是廢了的感覺,課外培訓班也不讓我報,體育鍛煉也不去,我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了啊,你幫我想想辦法,我現在該怎麼和她交流才能讓她振作起來,迎接初三中考。”
我問這位爸爸:“從你的敍述當中,我能體會到你現在的無助與焦慮,但是同時我也看到了你急於想解決孩子問題的意願,如果你不能從內心接納自己這種無助、焦慮情緒,你就不會從關懷孩子當下的感受切入與她做連接,更加談不上跟孩子温柔而堅定的討論這個暑假學習生活的規劃安排,這樣我就自然幫不了你。”
這位爸爸非常詫異我的回答,連忙説到:“我跟我太太已經準備改變自己了,肯定是自己以前的家庭教育方式出了問題,我們現在也在努力學習各種課程,我都與孩子講了,不管怎樣她是我們的孩子,我們都願意接納。”
個人感悟
這位爸爸在跟我的表述中,用自己過去頭腦中的認知與經驗,對自己上初中的女兒做了一個思維慣性的評價:女兒內向且敏感。
這説明這位爸爸雖然話不多,但是應該在日常與女兒相處當中是習慣於超理智講道理、給答案的,在後面跟父親的深聊中,他也承認了這點。
如果一個大人面對孩子,你只顧講道理,而忽略了孩子當下的情感的發展,孩子的成長也有可能受阻礙,為什麼如此呢?因為通常孩子面對父親的超理智講道理、給答案,孩子很容易有焦慮、孤獨的情緒。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各種厭學問題,例如:害怕上學、在學校感覺難受等等,如果父母有所覺察的話,是應該調整自己與孩子的溝通應對模式的。
我的建議是用坦誠開放的心靈去應對孩子,同時用温柔而堅定的立場去跟孩子談規則,這樣既能照顧孩子的感受,同時孩子也體驗了自由,他漸漸就有了自我價值認同感,就願意為自己負責任了,這是孩子學習自律形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可是當孩子出現了一個問題後,絕大多數的大人都開始轉向自責、內疚,選擇為了孩子改變自己、認真學習,卻忽略了成人有效學習的要點。
所以我就看到很多父母知道自己的以往教育模式不對,知道自己要通過學習而改變,也知道要學習一種新的溝通方式跟孩子重新連接,但是卻忘了先覺察自己的內心,整理好自己的情緒。
試想一個被孩子問題整天弄得自責、焦慮的爸爸媽媽,你怎麼讓孩子真正感受到接納?怎麼有力量跟孩子温柔而堅定談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