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個“黃金分水嶺”家長最好別錯過,否則孩子會“長歪”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健康

6歲是一個教育孩子的分水嶺,很多心理學家或者心理書籍都提及到,在孩子六歲之前給他們立規矩。因為在六歲之前,父母的話就是聖旨,所以孩子會謹遵旨意,不敢忤逆。六歲之後,他們會把父母的話當成廢話,還敢以下犯上,做出一些“大逆不道”的行為。

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也曾指出:“孩子六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是黃金,十二歲之後,父母的話語就是垃圾。”因此,在孩子的接受期(6歲之前)、過渡期(6歲~12歲)和敏感期(12歲之後),父母都應該做好準備,最好是在接受期趁早教育,這樣才能達到目的。

那麼,在6歲兒童之前,家長如何進行心理教育呢?

1.言傳身教

在孩子的人生中,即使遇到過再好的老師也不如你,也只有你是從小陪伴他長大的。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你的一言一行對他有很大的影響作用,他甚至會在不自覺中模仿你的所作所為,然後形成他自己的行為習慣。要讓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你就要擺正自己的姿態,向孩子言傳身教,告訴他們正確的做人道理,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心理狀態。

2.不可強迫孩子

6歲的孩子尚小,你需要給予多些耐心去教育他與講道理,而不是一味的威逼利誘,強迫他做任何事,這容易讓他們壓力暴增,逐漸失去快樂,也會對他們的鬥志和自信心造成打擊。

3.適度關心孩子

做父母的都愛孩子與關心孩子,但切忌過度關心,凡事都極易滿足孩子,長久下去,這容易養成孩子自私、自大的心理,變得不懂尊重別人,認為世界唯我獨尊,變得十分驕縱。

4.對待孩子不可喜怒無常

無論你處於任何的情緒,都請你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去對待孩子,切勿將你在其他事情上的產生的負面情緒帶到家庭中去,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喜怒無常。你可知你的喜怒無常會刺激到孩子敏感的內心,讓他變得多疑、膽怯、情緒多變。

5.賞罰分明

當孩子做好一件事時,你該給予鼓勵與支持,這會使孩子高興,充滿鬥志。但當孩子做錯了的時候,你可以給予適當的批評與糾正,但切忌表現得暴怒兇殘,不顧後果地批評或者體罰孩子,這會令到孩子弱小的心靈受到傷害,從而引發自卑、膽小、逆反等等心理。

以上就是恩諾教育為大家指出的一些心理教育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最後強調:孩子就像是一個小樹苗,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終會長大,但是是長成一個頂天立地的參天大樹,還是一個盤根錯節的“歪瓜裂棗”,全得仰仗成長過程中的“修剪”。因為如果沒有及時的規避,及時的修剪,一些枝枝丫丫勢必會無邊界的蔓延,而後果就是導致他長歪。而長歪的樹,一旦想要修正則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