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不光是孩子學,家長要學會“2個效應”,當好“第一任老師”
之前有一次家長交流會,我碰到一個媽媽在講她家裏的四個孩子。
老大懂事乖巧,懂得照顧弟弟妹妹,而且成績也是名列前茅,老二比老大小一歲,但是成績卻跟老大完全倒了過來,在家裏也是專橫霸道,父母關注得也比較多。
而老四就更不用説了,年紀最小,唯一的男丁,可愛單純,三年級的成績也總是在九十多分。
在這裏面,老三就顯得平平無奇了,媽媽談到的時候,也不願多説:"成績就那樣,不上不下的,上學多久了老師都不記得她名字。"
講到這裏很多家長也開始聊了起來,其實生活中大部分家長都不是精英家庭,而在嚴格管教下成績也不至於墊底,但是卻在一個令人尷尬的"中等生"行列。
家長要想讓孩子逆襲,最重要的是掌握2個效應!
1.刺激學習興趣的德西效應心理學家德西曾講述了這樣一個寓言:
有一羣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
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説:“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説他們再也不或跟老人玩了。
老人的方法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縱着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
德西效應在生活中時有顯現。比如,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説:“如果你這次考得100分,就獎勵你100塊錢”等等。家長們也許沒有想到,正是這種不當的獎勵機制,將孩子的學習興趣一點點地消減了。
在學習方面,家長增加孩子對學習本身的動機,幫助孩子收穫學習的樂趣。家長的獎勵可以是對學習有幫助的一些東西,如書本、學習器具,而一些與學習無關的獎勵,則最好不要。
2.科學管教的超限效應著名作家馬克·吐温有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
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等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温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裏偷了2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被稱之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如,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乃至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可見,媽媽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説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我們現在倡導的教育理念是“不吼不叫”管教好孩子,可是真的拿到我們現實中來説,很難做到。因為,有的時候,孩子是真皮,你的火氣是控制不住的往上來。
反觀我們的孩子,在我們咆哮式管理下,有兩種結果:一是選擇閉嘴,乖乖反省自己;另一種就是和我們硬碰硬,希望壓到我們。而據研究發現,這兩種孩子將來也會有不一樣的地方,選擇不同,長大以後結局也不一樣。
而選擇閉嘴的孩子可能會心理上容易自卑,缺乏安全感,膽小怕事。因為面對父母的吼叫,他們感覺無能為力,只能被動的接受爸媽的教訓。心思敏感的更是會覺得爸媽不喜歡自己了,極度缺乏安全感。所以,當在發現孩子做錯事時,不要着急上火,不要大吼孩子,更不要打罵孩子,先冷靜下來,儘量平靜地跟孩子溝通進行溝通。
與其等孩子做錯了再提出批評、去打擊孩子,不如在一開始,孩子做對的時候,就提出表揚,做好正面強化。請記住,孩子就是孩子,調皮搗蛋是正常的。
作為孩子,他們需要不斷地在體驗中學習,在親自嘗試、探索中瞭解認識事物,所以難免會犯錯或闖禍會搗亂。而且就像我們成年人一樣,他們並不喜歡任由那些負面的感覺所控制和擺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