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低層次”的父母,總愛和孩子講大道理,高層次父母是這樣做的

由 務高林 發佈於 健康

教育孩子對於很多父母來説,是一件極其頭疼的事情。教育是一門非常深厚的學問,而父母如果錯過了孩子教育關鍵期,就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難以磨滅的影響。所以父母只有學好"教育"這一門必修課,才能夠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孩子聽不進父母的"大道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很多父母都會選擇"講大道理"的教育方式。父母認為,只要自己説得在理,孩子就能夠接受。很多父母認為,"打罵"孩子是一種不正確的教育行為,而"講大道理"這種方式比"打罵"更加民主。

但很多時候父母喋喋不休的講完"大道理"後,孩子常常一臉不耐煩,甚至覺得"大道理"就是枯燥的理論。又或者是孩子聽過就算了,並沒會記在心裏。當同樣的事情再次出現了,他們還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行動。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説:"孩子只能從自己出發看世界。"

所以有時候在父母眼中很有道理的一些話,孩子實際上不一定能夠理解。再加上容易受到自己情緒左右,所以在他們情緒失控時講"大道理",他們往往也是聽不進去的。

"講大道理"是一種無效的教育

盧梭在《愛彌兒》中曾説到:"跟孩子講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而"低層次"的父母,卻總愛和孩子講"大道理"。

一次孫儷兒子告訴孫儷,自己趁媽媽不注意的時候,在家偷偷玩遊戲,違反媽媽的規矩,孫儷非但沒有處罰兒子,反而讓兒子多玩一會,孫儷表示,孩子承擔錯誤的勇氣,遠比遊戲重要,教育最沒有的就是和孩子講道理。

講道理式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願意和自己的父母溝通。有父母也會產生疑惑。那麼不講"大道理",該怎麼去教育孩子呢?事實上,高層次的父母是這樣做的:

1、放手讓孩子去做

有時候孩子看事情的角度和父母不同,父母越是講道理不讓孩子去做,孩子就越想要去嘗試。而這個時候父母要做的是放手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有時候,孩子親身經歷、感受了,印象會更加深刻,這種教育效果要比"講大道理"更加顯著。

2、學會正確溝通

父母和孩子講"大道理,往往是單方面輸出,孩子沒有話語權,只能夠被動接受。所以很多時候父母並不瞭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自然無法"對症下藥"。所以父母要懂得正確的與孩子溝通,不僅是表達自己的觀點,也要學會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

有時候孩子所作所為的出發點是正確的,只是可能用錯了方式。所以父母就可以要學會肯定孩子的出發點,再去引導孩子,這樣他們也會更容易接受。

3、繪本、視頻教育

圖本、視頻的教育效果很多時候都比口頭語言要更容易被孩子接受,這些內容往往是根據孩子的思維特點和發育特點創作的。所以與其講"大道理",倒不如讓孩子看相關的繪本,教育視頻。

"低層次"的父母總是喜歡將自己的想法強行輸出給孩子,而這種教育效果往往是不顯著的。但"高層次"的父母卻懂得考慮孩子的感受和實際情況,採取正確的方式進行引導,這樣孩子才能夠真正的接受父母想要傳遞出來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