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咱家有錢嗎?”3位媽媽不同的回答,10年後孩子差距大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無論你怎樣無慾無窮,你必須承認,你生活在物質世界裏,解決温飽才是頭等大事,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的,人們看重孩子的內涵培養,建立孩子豐富的精神世界,但總有一天孩子會長大,在衣食住行上面,跟別的孩子進行比較。
“媽媽,咱家有錢嗎?”3位媽媽不同的回答,10年後孩子差距大
小的時候,我們不知道金錢有何作用,只要吃飽穿暖,有玩具玩,有爸爸媽媽陪在身邊就很開心,當孩子開始長大了開始上學,開始對金錢有概念了,就會想,為什麼他每天都有零花錢,每天都能賣零食吃,為什麼她總穿漂亮的裙子,而我的衣服都是舊舊的,一點都不漂亮。
這個時候孩子會問媽媽“媽媽,咱家有錢嗎?”不同的教育方式,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也不一樣,但大致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媽媽回答:打擊式回答
小詩最近總是悶悶不樂的,而且早上總是在穿衣服的時候磨磨唧唧,意識到孩子的問題,媽媽找小詩談心,問其為什麼不開心,沒想到小詩眼睛裏閃着淚光問媽媽:“媽媽,咱家是不是很窮?”
原來是小詩在學校裏交了幾個好朋友,有一個小朋友過生日,請小詩去參加生日會,朋友特意囑咐大家,一定要穿的漂亮些,最好穿愛莎公主蓬蓬裙,看到小夥伴都肯定的點點頭,小詩感覺感覺到很沮喪,因為自己根本沒有這種裙子。
其實小詩家裏根本不窮,就算不是大富大貴,也是小康家庭,但是小詩父母都很低調,經常撿一些親戚朋友的舊衣服穿。
聽到孩子這樣的問,媽媽覺得是時候把父母的節儉的生活理念告訴孩子了,就回答小詩:“咱家是不富裕,爸媽掙錢不容易,你一定要好好讀書,別辜負爸爸媽媽。”
媽媽的這一句話影響了小詩的一生,覺得自己沒錢,不好好讀書就是辜負父母,所以她拼命讀書,不交朋友不打扮自己,20年後,小詩在同齡人中顯得自卑膽小,總是怯怯弱弱的,而且極其摳門,沒人願意跟她做朋友。
第二種媽媽回答:膨脹式回答
這種媽媽會告訴孩子:“咱家有的是錢,比你班上大部分人家都有錢。”大多數用這種膨脹式回答孩子的家長,大多都會對孩子實行富養,對孩子的教育打腫臉充胖子,最後導致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不會想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奮鬥,但有要為自己高消費付出代價,最後很有可能誤入歧途。
第三種媽媽回答:實事求是回答
第三種媽媽會實事求是告訴孩子家裏有沒有錢,有錢就會説:“咱家家庭條件還不錯,但是每一分錢都是爸爸媽媽努力工作掙來的,寶寶長大後也要努力掙錢給爸爸媽媽花。”沒錢的會説:“咱家就是普通家庭,沒有太多錢,但是爸爸媽媽一定會努力工作讓你過上好的生活。”
這兩種實事求是的回答方式,都會給孩子正向引導,讓孩子正確認識到金錢,對於家庭經濟情況也有自己的衡量,孩子20年後長大,或許會成才有一番自己的事業,或許淪為普通人,但對金錢都有自己的規劃。
3位媽媽不同的回答造就孩子不同的成就,那麼家長應如何在金錢方面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呢?
首先,努力工作給孩子創造好的生活。
其次,從小培養孩子的錢商,給孩子一定的可以自己支配的零花錢,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懂理財,今後在事業上做出一番成績,掙大錢。
最後,父母要告訴孩子,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要讓孩子一生受金錢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