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很多父母的夙願,所以一直以來,在如何教育子女這個問題上,相信父母們都不遺餘力地去學習並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邏輯。這一種,不乏有很大一部分人會信奉“挫折教育”。
自古“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所以,很多人相信,要想一個人成才,多吃苦頭就是捷徑。用郭德綱相聲裏的話説,叫“吃虧要趁早”。的確,這其中確實藴藏着人生的智慧,但是很多時候,把握好度卻未必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挫折教育”的這條路上,如何把握好尺度才是成敗之關鍵。在此,我要奉勸各位家長朋友們,如果您對於“挫折教育”這個手法不能做到遊刃有餘,那麼請您千萬不要輕易將其運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為這很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筆者在這裏並非聳人聽聞,而是已經有心理學家在上世紀30年代的實驗中證實了,不恰當的挫折和打擊很可能會對一個人的終身產生消極的影響。而這個實驗就是心理學界著名的“魔鬼實驗”。
之所以稱其為“魔鬼實驗”,是因為這個實驗的最終結果真的另一些參與實驗的人產生了終身的心理陰影,這也是為什麼這個實驗備受爭議的原因。
不過,實驗本身卻給我們揭露了一個血淋淋的殘酷現實,那就是重複打擊真的會像惡魔一樣吞噬掉孩子的自信和正念,讓其長時間生活在自我否定的陰影中。
實驗是在1939年,由美國愛德華大學的心理學家Wendell Johnson主持的。實驗的目的就是要驗證,如果對那些説話不結巴的孩子不斷地批評其説法“結巴”,並施以心理壓力,最終他們會否變成一個真正的“結巴”。
當時,他們招募了22個孤兒參與到實驗中來,其中有10個口吃的孩子和12個正常孩子。
10個口吃的孩子被隨機分成了兩組,一組一直給予正面的鼓勵和評價,而另一組則不停地被提醒有口吃的毛病。
而另外12個正常的孩子也被分成了兩組,一組給予吹毛求疵般的批評,並暗示他們存在潛在“結巴”的風險。另一組則作為對照組,被正常對待。
實驗大概進行了半年的時候,那些本沒有口吃卻被告知有口吃並遭到不斷打擊的六個孩子中,有五個出現了口吃的徵兆。不僅如此,這六個孩子都變得更加害羞,而且不願意説話了,就連學習成績也開始下滑。甚至有些孩子的性格也開始變得孤僻。
慶幸的是,這些孩子在長大成人後並沒有口吃,但是卻在語言表達上很沒有自信,並且在情緒上也總是處於鬱鬱寡歡的狀態。
雖然愛德華大學公開道歉,而且研究組的成員也在盡力補救,但是這對幾個孩子所造成的傷害和一生的困擾卻無濟於事。
“魔鬼實驗”是痛心的,但是現實中又有多少孩子在父母的無意識或者無知下正在遭受着“魔鬼教育”呢?這個問題,很值得反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