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太“冷漠”?未必是壞事,禮貌、疏離且“深愛”

我們對於親子之間的關係是否親密往往保持着比較敏感的態度,不少家長不能確定和孩子之間什麼樣的相處模式算是合理的親密程度。

很多家長都是頭一次成為家長,有的家長即使是有了第二個孩子,依舊沒有足夠的自信斷定親子關係該怎樣維持,並且往往會發現自己的兩個孩子性格不一樣,就更加無法判斷了,畢竟孔子都説過"因材施教",怎麼能用對待大寶的方式對待二寶呢?

親子關係太“冷漠”?未必是壞事,禮貌、疏離且“深愛”

有不少家長自己就是一個喜愛親密接觸的性格,對和孩子的相處中的"親密"程度的衡量方式又和別人不同了,別人覺得抱抱就可以的時候,他們可能覺得需要親親臉蛋才算足夠親密,別人覺得拉拉手就可以的程度他們卻一定要背背才行……

一説起什麼樣的親密程度算"剛剛好",家長們自然會產生巨大的分歧,有家長擔心自己"粘"孩子的程度不夠,有的家長則是在發愁如何才算給孩子獨立空間,但是在家長們的思維中往往忽略了——我們需要審視自己的生活,再來審視這個家庭。

真正地走向自立

不要"一心撲在孩子身上"

談起中式教育,我們總會想起很多爸媽們常用的句式:"我這都是為了你好","我把心都掏給你了","爸媽吃苦還不都是為了你"等等。我們常常用這種"愧疚"式的教育語言不斷的敲打孩子的內心,讓他們被迫接受爸媽的好,否則就是沒良心、白養了,但這並不是真正有利於孩子健康發展的教育方式。

親子關係太“冷漠”?未必是壞事,禮貌、疏離且“深愛”

對孩子過度的關注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家長們所謂的"為了孩子好"會讓家長無限地貼近孩子的生活,吃什麼穿什麼事無鉅細地關切到底,掌控欲不斷地變強。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掌控欲是從孩子嬰兒時期漸漸培養起來的,孩子嬰兒時不具備任何獨立生存的能力,家長往往因為過於擔憂,從而養成了照顧過度的習慣,這在孩子嬰幼兒時期不算什麼,因為那時候孩子不太需要自由的空間,並且非常需要爸媽的關愛。

但當孩子脱離了嬰幼兒時期,進入小學,家長照顧過度的負面影響就逐漸顯出了端倪,孩子進入小學後,知識和常識不斷地豐富起來,還會學習到很多新式的教育內容,對於很多事件都會產生自己獨立的看法,這時候就逐漸建立了獨立思維能力,這時候孩子所需要學習的是讓自己的想法不受到旁人的左右,在合理的大條件下充分獨立思考,以便於孩子建立邏輯思維能力。

多數照顧過度的家長們在這個階段,就會遭受到孩子獨立的打擊,因為在六年的共同生活中,家長"照顧過度"的習慣並沒有被自己和家人察覺,自然也就沒有進行過心理疏導和糾正,而六年的漫長時間,家長們已經將這種習慣根深蒂固地誤認為是"愛"。

親子關係太“冷漠”?未必是壞事,禮貌、疏離且“深愛”

要讓人改掉一個長年累月保持的習慣是非常困難的,更何況是這種通過照顧孩子來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的"情感習慣",這就像我們平時見到一些姑娘和男朋友交往了兩三年後,分手時尋死覓活是同一個道理。

於是,隨着孩子一步步的成長,家長會逐漸更深層地感受到這種強行被單方面戒除"情感習慣"的痛苦,忍受不了這樣"冷落"的家長自然就要"揭竿而起"反抗這種"冷落",因此家長們就要強行去幹涉孩子的生活,將自己硬生生擠進孩子的生活中,不論是自己該管還是不該管的事情,統統認為是"必須管",理由就是"你是我的孩子,我必須要管"。

"禮貌"、"疏離"不代表隔閡

正視孩子的成長經歷,給孩子一個合理的空間,讓孩子感受到自由,這是每個家長必須做到的事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一個身心發展都很健康的孩子。

親子關係太“冷漠”?未必是壞事,禮貌、疏離且“深愛”

在很多情感平台上,我們不難看到很多孩子對爸媽聲淚俱下的控訴,因為爸媽管教過嚴,控制慾太強,導致孩子的人生常常感受不到自由,為了把控孩子,家長經常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很少誇獎孩子、鼓勵孩子,很多孩子長大後會害怕別人讚美自己,也常常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在成年後,很多人像是發泄童年的不幸生活一樣,放縱自己暴飲暴食、玩樂等等。

要給孩子一個自由的成長空間,我們需要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明白自己對孩子的掌控到底是否過度之前,先客觀地判斷孩子的自理能力怎樣,嘗試去教孩子做家務、做飯、收拾房間,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看書、畫畫,滿足自己,讓自己感到快樂。

我們中式的傳統文化中常常覺得"謝謝爸爸媽媽"、"我對爸爸媽媽的做法很感動"這些話語代表着距離感,我們的潛意識中覺得,喊"爸""媽"就行了,"請您""勞駕""對不起"之類的禮貌用語是給"外人"用的,在家裏能不用就不用,否則就會顯得生疏客氣,親子之間就有了隔閡。

親子關係太“冷漠”?未必是壞事,禮貌、疏離且“深愛”

其實不然,與孩子之間客氣不代表着生疏,也不等於感情淡漠了。

相反,我們在家庭對話中常常使用禮貌用語,但是也可以大聲説出"我愛你""我喜歡你""你真可愛"這樣的親切而真誠的話來,親子之間會更加坦誠,"有禮有節"地表達愛意更勝過"沒大沒小"地親暱。

禮貌和疏離背後的故事

在生物學領域的研究中,我們認為動物的本性是越獨立、越安全、越能夠適應生活環境的動物,與同類之間的關係越疏離。

"自由"不等於"冷漠"

家庭關係中,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其實代表着家庭成員在家庭之中感受到自然、安全。

如上文所述,家長們常常因為掌控欲得不到滿足而痛苦,其實是因為自己的人生太過單薄所致,"我一心撲在孩子身上"背後的潛台詞不就是"我除了養孩子之外啥事也沒幹"嗎?

親子關係太“冷漠”?未必是壞事,禮貌、疏離且“深愛”

試想一下,如果爸媽作為成年人,每天認真工作,下班在家時互相分享積極、正面的工作經驗和見聞,晚上按照自己的讀書計劃看書、做手工,進行自己的興趣愛好,在睡覺前幫孩子檢查作業,互相道晚安,在工作日時每個人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週末相約一起出門遊玩,回家後自己清洗自己的衣服,一起合作完成美食,這豈不是相當"完美"的生活嗎?

我們作為家長,常常覺得"不能放手"的生活,其實並不是真的"不能"放手,而是我們"不願"放手。

親子關係太“冷漠”?未必是壞事,禮貌、疏離且“深愛”

放手讓孩子獨立起來做事情,對很多家長意味着"自己的事情被孩子做了",然後自己就"無事可做",倘若提議"你去找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他們會表示自己沒什麼感興趣的,於是窩在沙發裏看電視,或者躺在牀上刷手機。

無論你的人生有多貧瘠,都不要讓其成為你控制慾暴漲的理由,不要成為孩子們"受苦受難"的源頭。放過孩子,去給自己培養一兩個興趣吧,你會發現孩子比你想象中的更加獨立。

親子關係太“冷漠”?未必是壞事,禮貌、疏離且“深愛”

別把自己的無能傳染給你的孩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52 字。

轉載請註明: 親子關係太“冷漠”?未必是壞事,禮貌、疏離且“深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