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提高免疫力,“吃”的學問可大了!

補充蛋白質不宜過量

飲食可以提高免疫力。因為體內可以殺死病毒抗體的主要組成原料是氨基酸,即蛋白質中的成分,也就是説,為體內儲存充足的氨基酸原料,機體才能合成足量的抗體來殺滅病毒。

疫情期間,由我國營養專家聯合提出防治新冠肺炎的專業膳食營養建議中指出,要保證優質蛋白質類食物攝入充足。動物蛋白質中的蛋、奶、肉、魚等以及大豆蛋白質,都屬於優質蛋白。因為有了專家建議,不少市民卸下了“每逢佳節胖三斤”的魔咒,趕緊將大魚大肉列為重點攝入對象,多補充蛋白質。但這樣的做法不提倡。

上文提到的專家建議的下半句是“每天達到150~200克”,這也許被大家忽略了。根據上海疾控中心監測數據來看,上海居民日常動物性食物的攝入量已經超過220克,如果再多補充的話,可能適得其反,攝入動物性食物中額外的飽和脂肪,引起肥胖和增加慢性病發生風險。如果平日裏對動物性食物攝入不足,可以適量增加。另外大豆或豆製品,如腐竹、豆腐乾、千張等都是常見的食物,其中也富含優質蛋白。

吃太鹹會降低免疫力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倡議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在5克以下。而根據上海疾控中心監測數據,上海居民每日鹽攝入量達到7.5克,遠遠超過健康的攝入量。

在醫學救治中經常會用到生理鹽水,用於皮膚黏膜傷口殺菌消毒,它的主要成分就是鹽。但是鹽在體內發揮的可不是殺菌消炎的作用了,人體內的高鹽環境會影響免疫力,也就是説吃太鹹,免疫力會下降。因為體內高鹽環境會影響人體局部的微環境和促進糖皮質激素分泌,糖皮質激素在臨牀上的用途之一就是抑制免疫反應,體內產生過多的糖皮質激素就抑制了中性粒細胞抗擊細菌性感染的體液免疫能力。

研究發現,一個星期的高鹽飲食,就足以使人體的中性粒細胞戰鬥力下降,殺菌能力大大下降。因此,烹飪放鹽的時候千萬不能手抖。

本文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醫學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90 字。

轉載請註明: 關於提高免疫力,“吃”的學問可大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