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日本小説家伊坂幸太郎曾經一語中的,他説:不用考核就可以為人父母,想想都覺得可怕。
相信作為父母都愛自己的子女,然而並非是理想的教育者。在2020年有政協委員提出:家長也需要有“合格證”需要“上課學習”,家庭教育立法的提請也引發熱議。
其實不難理解,立法是國家對家庭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持,並非直接參與,更不是控制家庭,這足以彰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過確定法律地位,讓人們意識到家庭教育不僅是“家事”,國家必要時會干預。家庭教育應該被重視起來,提升品質,成為更契合社會發展的基礎教育。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教育也是全社會關注的問題,時代在發展,需要的社會人才標準不斷提升,這就需要無論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步伐也跟上節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提出過青少年要具備“四個學會”:學會做人、學習、生存、發展,仔細分析無論哪一方面都和家庭教育息息相關,這也是家庭教育的意義所在。
01、學會做人
曾經一個視頻被瘋傳,武漢地鐵站內一對母女,只因媽媽帶女兒坐地鐵下錯站,女兒對媽媽狂踢,女兒兩手空空,媽媽肩上手裏都是沉重的行李,1分鐘的視頻眾目睽睽之下女兒兩腳交替踢媽媽邊踢邊罵,這位媽媽只有躲閃,不制止沒有言語。周圍的人又心疼又氣憤。很平常的小事,對生養自己的母親大打出手,相信類似的情形在家庭生活中並不是第一次。
不要説感恩之心,對長輩基本的尊重都沒有,這樣的孩子離開家庭與人相處令人堪憂。白巖松也對此事件發表看法:作為父母並不只是生理上當了父母就自然而然合格,很多孩子的問題來源於家庭教育。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承擔着重要責任,伴隨成長,父母也需要不斷學習,承擔起教育責任。
教孩子學會做人是生存的基本,從小教育他懂得尊重、理解才能被理解被尊重,心存善良,懂得與人相處。從發現第一次不禮貌第一次不妥行為開始就需要教育制止,如果以年齡小為由放任自流,不是愛而會害了他一生。
02、培養孩子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不僅是學習知識,還有很多技能的學習。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各種各樣,並且一定是全面發展。具有專業技能,富有創新精神,思想品質水平都符合要求的人能更好的生存,讀死書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掌握文化知識是基本,從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在家庭教育中很重要,除此還應該引導孩子具備學習精神,具備時時提升自我的意識,無論在知識方面還是品質方面。這樣面對新領域新挑戰有能力有信心攻克,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時代。
03、教孩子學會生存
任何一個人都不是獨立生存的,幫助孩子瞭解社會,瞭解走出家庭後在學校要與老師同學打交道,社會上會與形形色色的人有交集。幫助孩子正確認識個人與國家社會與集體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讓他有思想準備,生存和生活都不是獨立的。
傳遞給孩子生活和學習中有一帆風順但更多的是要面對逆境,能接受順境的喜悦,也有面對逆境的坦然和勇氣。孩子對生活的大環境和可能會經歷的一些事有認識有思想準備,才能更好的生存。這些都需要滲透在日常陪伴成長中,從經歷的每一件小事來引導。
04、學會發展
社會在發展,每一個崗位每一個行業都需要不斷髮展創新,這就要生存在社會的人都有自主精神,有個性特長,有創新思維。
從小培養孩子自我判斷、自我控制能力,培養豐富的想象力,進入社會後才能將自我意識匹配社會發展,有自我判斷的意識不斷調節自我才跟上所在崗位所處環境發展的步伐。
在學校、社會和家庭三大教育支柱中,孩子接觸最早最多的就是家庭,而家庭教育中父母是主導,也是第一任老師。很多習慣和性格、品質當踏入學校、進入社會之前,已經在家庭環境中形成,這些甚至影響孩子一生。
小辮子媽有話説:
培養的最終目的是讓他成為對社會有用、適應時代發展的人才,而在教育過程中,貫穿一生的是家庭教育,所以父母的角色無可替代。孩子的成長成才,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協作,家長與學校與老師密切配合協作,才能向社會提供合格的人才。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