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人們都説,健全的原生家庭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前提,從小在殘缺的原生家庭長大的孩子,性格容易出現問題。
這個説法其實並不成立,一個孩子性格如何,以後究竟能不能成人,跟原生家庭是否健全並不一定是成正比的。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多少有父有母的小孩,過得或許比單親家庭還要慘,所以我們不能以此為衡量標準。孩子未來究竟如何,關鍵還是看父母的教育,特別是母親。
母親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台灣大學心理學專家洪蘭曾説:“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這句話聽起來包袱挺重,其實形容得很到位。因為母親給予了我們生命,又引領着我們未來的人生走向。
首先,在我們的生命之初,就與母親共為一體,母親的情緒會影響到腹中的寶寶。
某精神病學教授曾做過一項實驗,他們發現胎兒會記錄母親的壓力。如果媽媽在懷孕期間,經常展示出焦慮、抑鬱、暴躁不安等負面情緒,體內的皮質醇(一種應激激素)會增高,甚至可能傳遞給寶寶,影響其壓力調節系統。
導致孩子出生後情緒管理比較差,難以安撫,對環境更敏感,部分還可能“遺傳”到媽媽的抗壓能力差,而這些不良心理對他們未來的發展都不利。
先天優勢已經失去,後天的教育環境如果再不改良,孩子很容易被“養廢”。
其次,孩子出生後的頭幾年,正是“立規矩”、養性格的黃金時期,而這段時間,跟他們接觸最多的人就是母親。母親的行為舉止、個性習慣都會被孩子“模仿”。
所以,你們的教育如果沒跟上,對孩子的影響之大,不言而喻。
“有毒”的母親,更容易養廢孩子國際著名的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表示:
“真正毀掉你的也許不是殘缺的原生家庭,而是‘有毒’的媽媽。”
特別是以下幾類“有毒”的母親,危害性更大——
1、溺愛子女的母親
中國式母親有個通病就是:天大地大,子女最大。
子女是從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孩子是她們最難割捨的情感,所以生怕自己給的愛不夠,對孩子百般好,什麼事都自己扛,不捨得子女吃虧受苦。
不僅如此,如果孩子犯了錯,媽媽還會以“他還小”為理由來開脱。殊不知,你們毫無原則和底線的溺愛,正在一步步養廢孩子。
你嘴裏的愛,成了孩子“狡辯”、“自私”、“任性”最好的擋箭牌,以後她們攤上事,壓根不會懂得反思,更不可能換位思考,變得非常自我,人緣差不説,個人也很難得到發展。
更值得警惕的是:人性總是貪婪的,一個人的胃口會越喂越大,你每退一步,孩子便會更加得寸進尺,對你的要求也就更高。
一旦哪一天,媽媽無法滿足孩子們的要求,便會遭到她們的唾棄,母子感情很可能會坍塌。
2、冷漠無情的母親
跟溺愛子女的媽媽完全相反,冷漠型的媽媽,往往對子女未來親密關係的建立打擊比較大。
孩子三歲以前,正是安全感和歸屬感建立的黃金時期,如果在這個階段,母親對孩子的態度異常冷漠,基本就像個“甩手掌櫃”,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都會遭到全方位打擊。
除了童年時的悽慘,等到子女長大以後,她們對親密關係可能也會感到畏懼,不知道如何正常地與朋友相處,與伴侶相處,即使想要靠近,又害怕自己付出會受到傷害,所以出現“迴避型依戀”。
以至於孩子們一直處於彷徨無助之中,生活會相對艱難。
另外,母親的冷漠也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她們為了證明給母親看,為了贏得母親的關注,故意做出格的舉動,性格變得壓抑又扭曲,這些對孩子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3、喜歡掌控+PUA子女的母親
“不管你多大,都要聽媽媽的話,畢竟媽媽……”
“你還小還不懂(你懂什麼)……”
這些話,你們有沒有感覺到耳熟,它們似乎是很多母親的口頭禪。其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聽話,用貶低孩子突出自己的方式。
在我們的周圍,也確實有些母親,總試圖掌控孩子的生活,無論是吃喝拉撒,還是孩子的穿衣打扮、交友擇偶,母親都要插一手。
如果説只是給建議,倒還能理解,畢竟父母總歸是操心孩子的生活。可最怕的就是掌控慾望太強的母親。
就像《女心理師》中蔣靜的媽媽,她因為缺乏安全感,對女兒有着極強的掌控欲,孩子的穿衣打扮、髮型、興趣愛好都得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出門行蹤也得跟自己報告。
如果孩子稍微反抗一下,她就會PUA孩子,並且用比較激進的方式懲罰孩子,嘴上還要掛着“我都是為了你好”的名義。
三十年的“掌控”生活,讓蔣靜不堪重負,窒息的母愛讓她喘不過氣,甚至患上了“暴食症”,還差點輕生。
我們要明白: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我們都首先是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不該被別人輕易綁住。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她們的自我意識會慢慢完善,需要有獨立的思想,如果父母一味地控制,其實容易造成其逆反心理。
心理學家李雪説過:“控制慾極強的父母,意識上覺得一切為了孩子好,實際做的卻是確保孩子處於廢物狀態乖乖受控。”
【總結】
綜上所述,希望給媽媽們一點警示:
一、不要縱容孩子,表面為她好,其實你正在一步步毀掉她。
二、學會跟孩子表達自己的愛,平時多給孩子一點擁抱、多一點讚揚,或許你能收穫一個不一樣的小孩。
三、父母與孩子最好的關係是:我們相處扶持,但又彼此獨立。學會傾聽、尊重子女的想法,你們的關係也許會更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