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寶寶有這幾個“壞習慣”,恭喜,娃的智商可能比同齡人高
文 | 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看到寶寶一天天長大,媽媽在欣慰的同時,也要應付寶寶的各種需求。
而在教育方面,不少寶媽也會因為寶寶身上的某些“壞習慣”,感到十分頭疼,但其實寶寶的某些壞習慣恰恰説明智力發育好,寶媽也別急着糾正。
➤1歲前,訓練寶寶肢體活動能力
寶寶出生至1週歲,會經歷視力、味覺等發育階段。與此同時,寶寶還會經歷抬頭、翻身、爬行等活動階段,而通過這些肢體活動,寶寶的大腦發育也能得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 當寶寶俯卧時,家長可以訓練寶寶抬頭的能力;
• 4個月左右,讓寶寶學會翻身,活動一下四肢和軀體;
• 9個月左右,寶寶會玩自己的手指,家長也可以試着讓其學會爬行;
• 11-12個月,家長可以讓寶寶學着站立和邁步。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隨着這樣分階段訓練,寶寶的肢體活動能力會更靈活,同時也能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
➤2歲前,滿足寶寶的求知慾
當寶寶的年齡增長到2週歲時,會慢慢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好奇心也會被調動起來。因此,家長要滿足寶寶的求知慾,多跟寶寶説話,讓他多看一些東西,並告訴他這是什麼,做什麼用的。
同時,家長也要訓練寶寶的抓握能力,讓寶寶的手指多觸摸一些東西,訓練他抓握一些小玩具,這樣可以有效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
➤3歲前,鼓勵寶寶發散思維
過了2歲,很多寶寶就有了一定的表達能力,還常常會主動跟大人進行溝通。
這一階段,寶寶有了自己的意思,家長在給寶寶灌輸知識的同時,也要鼓勵寶寶發散思維。比如寶寶總是問東問西的時候,讓他自己猜測這是什麼東西,做什麼用的,這個東西跟其他東西有什麼不一樣。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
1、愛“破壞”新玩具
3歲前,寶寶的好奇心往往都比較大,當自身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時。寶寶就開始不安分了,會破壞自己的所有物,比如玩具,即使是爸爸媽媽剛買回來的,他們也毫不留情地搞破壞。
可能有些家長會覺得這樣太浪費,畢竟玩具也是錢買回來的,但事實上,如果寶寶在家長提出指責的時候,他還一本正經地説自己是在做什麼,那很有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現。
因為當寶寶破壞玩具的時候,他考慮的可能並不只是玩具,而是玩具究竟是怎麼玩的,裏面又是什麼樣的構造,甚至還有可能只是玩具上某些部位零件很特別,所以才拆開來看看。
而這種情況下,如果寶媽提出批評,很有可能打擊寶寶的好奇心,從而影響寶寶的大腦發育。
2、化身“小話癆”
當寶寶會説話之後,特別是流利地説出整句話的意思,那有些寶寶就會化身“小話癆”,一張小嘴根本停不下來,不管什麼時間,也不管什麼地點,他都會隨心所欲地表達,導致不少家長都覺得自家孩子有點“吵”。
但其實寶寶之所以愛説話,也説明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這種行為恰恰證明了寶寶的高智商。因為在寶寶不斷提問、表述、陳述的過程中,大腦也在飛速運轉,這對智力發育來説大有益處。
3、不走尋常路
在很多人眼裏,任何時候都應該按規矩辦事,太反常的話,反而會被其他人稱作是“另類”。
但是,如果寶寶在3歲之前總是不按規矩辦事,比如不愛穿鞋襪,總是亂扔東西等等,家長也別急着阻止,這反倒説明了寶寶智力發育很不錯。
3歲之前,寶寶的思維能力逐漸增強,腦瓜子十分靈活,説話做事也不會把自己固定在條條框框裏,所以才有這些大人眼中的“壞習慣”。
★開發智力
寶寶的智力是由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共同決定的,家長若是想要寶寶的智力水平高於其他同齡人,那就要注意對寶寶的智力開發,並且時間要儘早。
寶寶7個月大後,家長就可以買一些益智類的玩具,促進寶寶智力發育。
★補充營養
在生長髮育階段,家長一定要注意給寶寶補充足夠的營養。
一般來説,寶寶的腦部發育主要是腦神經的生長和發育,而這往往與他是否攝入足夠的蛋白質有關。因此,家長要給孩子補充足夠的蛋白質,並且補充DHA,這對智力發育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適當運動
3歲之前,寶寶的身高會明顯增高,因此,家長要帶着寶寶多去户外活動,曬曬太陽,接觸接觸外面的世界,能夠有效促進骨骼發育,長得也會比同齡人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