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鬧常見的7大原因,學會這些安撫方法秒變乖寶寶!
寶寶夜晚哭鬧不止,無論父母怎麼哄怎麼搖,都沒法使他靜下來。遇到這種情形,“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成了年輕媽媽最常哼的曲兒。可是,依然無效。這,到底怎麼了?
寶寶在出生的頭3個月,因食量少、餐數多、睡眠週期短等而具有睡眠時間短、頻繁小睡的特點,很少連續睡眠超過4個小時的,白天、夜間沒有太大區別:3~6個月後,寶寶睡眠進入穩定期,夜間可以連續睡5個小時以上,中間醒來1~2次。
缺鈣
缺鈣是導致寶寶睡覺不安穩的首要因素之一。由於寶寶生長髮育快,缺乏足夠的户外陽光照射,大多數孩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鈣,血鈣降低,引起大腦自主神經興奮性增高,導致寶寶夜醒、夜驚,夜間煩躁不安,睡不安穩。
解決方案:就是一般兩歲前的寶寶宜補補維生素A、D,飲食不均衡可搭配鈣,並多曬太陽
飢飽
再就是排除寶寶是不是餓了或者吃得太多撐得不舒服。如果睡前吃得太少或者過飽,或喝奶後沒有打啊排氣,都會因飢餓或腹脹而哭鬧。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注意及時調整飲食攝入量,注意按摩、排氣即可解決。
憋尿
因憋了尿,膀胱飽滿的刺激使寶寶感到不適,於是就會表現為睡不踏實、來回翻身且伴哭鬧。解尿後,寶寶就會繼續安靜地睡覺。
不要在臨睡前半小時給寶寶攝入太多的液體,否則,入眠後0.5~2小時之間,寶寶會解尿3~4次。如果掌握了寶寶解尿的時間規律,也可以主動在一定時間,提前給寶寶換尿布或把尿,這樣就可以有效減少寶寶因排尿引起的哭鬧。
鼻塞
有經驗的媽媽會發現,寶寶常會出現吃奶時鼻塞,尤其是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寶寶鼻腔中有很大的鼻痂,使鼻腔阻塞,迫使寶寶用嘴呼吸。這樣,乾燥的空氣刺激咽部,造成咳嗽等不適,就會引起寶寶突然大哭。
用清水滴注或用器具清理鼻腔,軟化鼻痂,清除鼻腔中的阻塞物後,寶寶便能順利地吸吮或者呼吸,繼續安然入眠。
牙疼
寶寶從4~10個月開始長牙,到兩歲半長全,寶寶會因為長牙帶來的疼痛不適而哭鬧。注意觀察寶寶是否存在局部牙齦發紅、腫脹,輕微發熱,喜歡流口水、咬硬東西或手指,哺乳時咬奶頭等現象,這些大多是出牙期孩子的症狀。
可以採用局部冷敷的方法緩解寶寶的不適。待寶寶牙齒長出後,睡眠自然會好轉。
情緒
由於父母或看護人的突然離開、更換,或者到了陌生環境,造成情感上的不安全感、焦慮情緒,寶寶果就會出現半夜啼哭,且在白天很黏人。對這種寶寶,動監護人需多拍拍、多抱抱,親切地小聲説話以安撫寶匪寶,使寶寶儘快適應新的環境,與新的監護人建立情感。
與寶寶接觸最親密的人,尤其是媽媽,如果情緒不穩定,比如生氣、喪、失眠、緊張和焦慮等,往往也容易“傳染”給寶寶;如果有家庭關係變故、人員之間法衝突或者搬家等情況,也會使孩子處於情緒緊張狀睡態,因而哭鬧。
因此,凡看護寶寶的人都要愛護寶寶,心平氣和,不要把不良的情緒傳染給還不懂事的小寶寶,影響寶寶一生的心理發育。
刺激
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抑制功能較弱,如果白天受到過強的刺激或晚上睡前有過於激烈的活動,寶寶在睡眠時大腦仍處於興奮狀態,會引發在睡眠中的突然哭鬧,似做噩夢一般。
所以,注意睡前不要讓寶寶活動過多而使大腦興奮性過高,以保證寶寶有一個好的睡眠。
總之,年輕的父母們,遇上寶寶哭鬧,不妨從上幾種情況着手來個排除法。願您的寶貝天天都有好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