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多少父母,輸在了“太講道理”?做不到這一點,越講道理越沒有用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健康

物質條件好,精神生活豐富了,人們對生活的要求提升了,同時對教育的要求也會有所提升。

以前家長崇尚“棍棒教育”,認為棍棒教育簡單粗暴,但是有效果人,很多現實案例告訴家長,棍棒教育不可取,想要孩子成才,還是要跟孩子講道理,多溝通。

可是問題又來了,為什麼不打不罵,一直跟孩子講道理,孩子卻從來不會好好按照我們的要求做事?是不是教育出了問題?

小區裏有個媽媽一直崇尚的是和孩子講道理,在談論到教育問題的時候,最常説的話就是:“孩子是有自尊心的,我們不能打不能罵,要跟孩子講道理,孩子能夠聽明白我們説什麼。”

這位媽媽的教育理念好像是完美的,不存在任何問題,可是結果卻並不如意。

這位媽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已經上小學了,另一個剛剛上幼兒園,兩個孩子都不算省心的孩子,經常不是打了別的小朋友就是要搶別人的東西。

媽媽只能無數次重複着:你為什麼這麼調皮,媽媽不是告訴你不能欺負小朋友,不能搶小朋友的東西嗎?想要玩小朋友的玩具應該先主動詢問別人的意見,你這樣媽媽不喜歡你了,你太淘氣了……你為什麼總是不聽媽媽説話呢……

最近這位媽媽理念突然發生了很大變化,她説:費多少唾沫星子也不如給一巴掌管用,我是看透了,對付熊孩子就是要打。育兒專家李玫瑾也説了,該打就得打!

蘇霍姆林斯基説:“沒有情感,道德就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

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同樣如此。

講道理沒有錯,錯就錯在不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不考慮孩子的個人情緒,反覆講道理。這樣的道理,孩子不僅聽不進去,反而容易會有逆反心理。

小區裏這位媽媽每次和孩子講道理的時候都會上升到一個沒有感情的境界,打個比方説,孩子和別的小朋友打架,原因可能是別的小朋友侵犯了她的領地,把她剛剛積攢的小石頭丟得到處都是。

媽媽和孩子講道理的時候,通常是用批評的語氣講道理,完全否定了孩子的行為,認為孩子從始至終都是錯誤的,這讓孩子感覺很委屈。

棍棒教育不可取,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還是要以軟教育為主,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不過這不意味着我們要不停地跟孩子講道理。

1、 孩子情緒爆發的時候

當孩子情緒爆發的時候,我們要停止講道理,這個時候講道理孩子一句都不會聽,反而會增加了孩子憤怒感和逆反心理。

當孩子情緒爆發的時候,我們不要跟孩子論對錯,我們給孩子處理情緒的時間,讓他先把情緒發泄出來。

我們可以抱着孩子安慰他,直到他的情緒慢慢恢復。

2、 跟孩子講道理的前提是理解孩子

任何人,包括孩子在內,一旦不被理解,就會格外憤怒。當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要跟孩子講大道理,告訴孩子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孩子現在需要的不是這些空洞的大道理。

我們應該先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瞭解孩子情緒的爆發點,瞭解孩子行為的出發點,當我們從孩子的視角看問題的時候,往往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

3、 等到孩子情緒平復之後跟孩子認真溝通

跟孩子講道理的最好時機是孩子心情愉快的時候。事情發生中和發生後不久,不適合跟孩子講孰是孰非,等到孩子情緒完全過去了,我們再把這件事以講故事的方法講給孩子聽,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問題,並讓孩子知道該如何做才是正確的。

4、 用行動代替語言

做一遍比説十遍都要有效果,父母的行為對孩子來説是最好的榜樣作用,我們在跟孩子講道理之前,最好先嚴格要求自己,很多時候我們做到了,孩子自然而然就做到了,我們做不到的事情要求孩子去做,孩子當然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