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富有“彈性”,孩子可抵禦更多困難,擁有觸底反彈的力量

前段時間,南京醫科大學的醫學生邱懷德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在14歲的時候,發現自己的雙腳不對稱,輾轉於各大醫院還是無法查出病因。為了查清自己的疑難病症,他報考了醫科大學。原本美好的生活將要在大學畢業之後開展,卻不料病情進一步惡化,最嚴重的時候走路都需要人攙扶。

然而,堅強的邱懷德沒有放棄生的希望,他總會對自己説:"無論如何,只要活着就不要放棄。堅持下去,往往就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最終,邱懷德終於查清了自己的病因——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接受治療之後身體逐漸康復。而大家在看到邱懷德的近照時,都嚇了一大跳。昔日要杵着枴杖才能行走的少年,如今蜕變成為健壯的肌肉型男。

邱懷德每一次給自己的鼓勵,對自己的支持,都表現出強大的"彈性"。

在一個充滿變化和壓力的社會中,積極適應的能力最為重要。在長大之後,孩子面對的問題不再像課堂測驗那樣,沒有考綱不知道老師會出什麼問題,難以找到正確的答案。

就像是彈簧一樣,在遇到壓力的時候,孩子可能被壓垮,也可能會抗住壓力最後觸底反彈。要讓孩子有能力抵禦更多困難,家長就要重視"彈性教育",讓孩子可以抵抗更多的困難,擁有觸底反彈的能力。

培養孩子富有“彈性”,孩子可抵禦更多困難,擁有觸底反彈的力量

一、 思維彈性:讓孩子的腦筋學會"轉彎"

人的思維是有彈性的,不同的是每個人所看見的高度和光度不一樣。有些人常常會固步自封,窩在舒適區中,失去了思維彈性。相反,有的人願意打開自己思維去吸收新的知識,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

想要孩子具備良好的思維維度,家長就需要培養孩子的"思維彈性"。

在孩子的世界觀裏,很多東西都有改變的可能,然而成人卻不這樣認為。有些時候家長會扼殺孩子的彈性思維,對着孩子脱口而出就説:"你這樣是不對的,你不應該這樣做!"

這樣的教育方式直接傷害了孩子的彈性思維,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得不到鍛鍊,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維就會變得固化,思維彈性也沒有了,發展的空間。

有遠見的父母會注意培養孩子的思維彈性,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他還是走在路邊,發現一座橋,指着它説:"彩虹!"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不應該是反駁,而是呵護孩子的小想法,可以在一邊附和着説:"哇,這座橋真像彩虹啊!"

如此,既不會扼殺孩子的思維積極性,也能用一個巧妙的方式讓孩子認識橋和彩虹的區別。教育方式轉一個彎,孩子的思維也會變得越來越活躍。

培養孩子富有“彈性”,孩子可抵禦更多困難,擁有觸底反彈的力量

二、 心理彈性:提高孩子的韌性和抗挫能力

上週出了成績之後,女兒從班裏的前10名掉到了20名,這個差距太大,連上講台拿成績的時候都低着頭。雖然我們安慰了孩子很久:"沒關係,我們以後加油。"但女兒還是無法釋懷,悶悶不樂一個星期那麼久。

直到期末的家長會,老師才提起女兒最近的學習情況,説她現在沒有以前積極舉手發言了,有時候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來。

很多家長都遇到這樣的育兒難題:因為一件小事,孩子就止不住眼淚,遇到小挫折就開始發脾氣。這個問題背後,隱藏的就是"心理彈性"。

"心理彈性",指的是每個人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表現出來的適應能力和抗挫能力。心理彈性越大的孩子,抗壓能力越強,就算再大的衝擊也能夠成為孩子向前的動力。

如果家長能夠培養起孩子的"心理彈性",那麼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孩子就會從積極的方向去思考。心中積壓的壓力和負面能力減少,正能量也會變多。

培養孩子富有“彈性”,孩子可抵禦更多困難,擁有觸底反彈的力量

三、 情緒彈性:教會孩子管理自身情緒

之前網絡上有一個話題是"童年時遇到的糗事",很多人在回憶自己上學時發生了糗事,都會覺得當時自己非常焦慮。有個網友説一次不小心把墨水撒到了校服上,很明顯的一片,他就覺得自己在全班同學面前出了醜。當時他會反覆問別人説:"我鬧了那麼大的笑話,肯定被人在背後笑瘋了,我怎麼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呢?"

這很明顯就是情緒彈性比較弱的人,我因為一些小挫折而陷入負面情緒,無法自拔。如果自己不能有效的處理這些負面情緒,就會處於一種"反彈力"的情緒固化模式——斷的用語言和行為來確認、向外界尋求幫助來消除不安全感。

如此一來,這件糗事就會在腦海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每次想起來都會感到很悲傷或者憤怒。

成長階段的孩子對於自己的情緒不能很好的控制,這是一個客觀事實,家長應該承認,但這不應該忽視。家長作為引路人,應該要注重培養孩子的情緒彈性,讓孩子儘快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這對他以後的成長和發展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培養孩子富有“彈性”,孩子可抵禦更多困難,擁有觸底反彈的力量

四、 "彈性教育"要求家長這樣做

1、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給孩子多一點耐心和包容

雖然孩子的年齡很小,不可否認的是,她心中還是會有自己的想法。家長應該鼓勵孩子把自己的內心所感所想都説出來,並且直接的告訴孩子:"沒關係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多給孩子一點耐心和包容,慢慢孩子也會打開自己的話匣子,透露自己的內心想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都會遇到意見相左的時候,這是我們的第一反應絕對不應該是不擇手段地掌控結果,而是在綜合他的意見之後,再做出決定。但是這樣的行為卻不常出現在育兒中,因為很多家長總會覺得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是最能幫助孩子的,所以不管孩子説什麼,他都會忽視孩子的意見。

培養孩子富有“彈性”,孩子可抵禦更多困難,擁有觸底反彈的力量

2、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就是彈性教育的目標,教育孩子是為了讓孩子再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自己做出選擇。有些校長可能會説:孩子太小了,需要父母的幫助,根本不可能自己去解決問題。當然,孩子是需要父母的指導的,但是我們不應該幫孩子包辦替代一切,而是從旁給出指導。

當孩子的收拾去春遊的物件的時候,他很可能會不知道自己要帶什麼,或者就只帶零食。這時候與其幫孩子把整個書包收拾好,不如和孩子一起列一個旅行的清單,促進孩子思考春遊應該帶什麼不帶什麼。最後讓孩子自己來收拾,引導他獨立去解決問題。

培養孩子富有“彈性”,孩子可抵禦更多困難,擁有觸底反彈的力量

3、允許孩子犯錯,鼓勵和批評都應該適當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盡善盡美,但是不盡人意的時候會更多。家長必須要接受孩子的缺點和不足,允許他犯錯。在遇到孩子錯誤的時候,先不要着急着罵,可以讓孩子説出自己的心理過程,然後引導孩子自己承擔,結果直面挫折。

一味安慰和批評都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如果孩子泄氣,那麼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分析整個事情,讓孩子心中擁有希望。如果孩子獲得了一定成就,家長也不應該過分表揚,避免孩子形成驕傲自大的心理。

我是尼莫媽媽日記,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95 字。

轉載請註明: 培養孩子富有“彈性”,孩子可抵禦更多困難,擁有觸底反彈的力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