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是小孩子宣泄情緒的正常途徑,然而就在父母的恐嚇或性別歧視語言中,孩子宣泄情緒的權利被剝奪了,於是他們開始變得沒有安全感。
在美國,絕大部分家長都不會扮演“情緒抹殺者”的角色,反而更像是“情緒的管理和訓練者”。那麼,美國父母究竟是如何管理和訓練孩子情緒的呢?
1.讓孩子有表達情緒的機會。
讓孩子有表達情緒的機會,讓他們描述自己的情緒和表達自己的需要。最後説“你這麼哭,會影響到別人,可能不太合適”,告訴孩子明確的行為界限,同時也達到了教育目的。
2.讓孩子找到情緒的認同感。
如果得知了孩子和別人打架了,美國父母會問清楚原因,然後給予以指導和教育,告訴他們如何做才是正確的。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先是在父母的話語中感受到了情緒上的認同,隨後開始信任自己的父母,變得更願意聽從父母的建議。
3.“3C教育法”
美國一直流行着“3C教育法”,即Control(掌控)、 Commitment(責任)和Challenge(挑戰)。利用這種方法,不僅能給予孩子一個充滿自由、尊重的環境,還能讓他們通過自我掌控,增強責任感、勇於挑戰。
天下沒有不鬧情緒的孩子,只有不懂管理情緒的父母。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各位爸媽不要被自己的情緒帶走,先讓自己和孩子的情緒平靜下來,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最真實的想法。同時,各位爸媽也可以學習美國父母訓練孩子情緒的方法,爭取讓孩子成長為一個可以控制自我情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