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睡好覺難,大部分原因在TA!“1補+1裹”,解決大難題
今天的內容得從我的朋友小孔説起,幾個月前她終於“卸貨”了!
新晉寶媽,成功把身體上的壓力,悉數轉移到了心理上!
一旦“掃描”到孩子的一點異常,立馬飆淚,抱起孩子就往醫院跑!
有時候大大的科普(委婉提醒)——
比如:這些可能都是正常現象;可以看看孩子狀態再決定去不去醫院;總這麼折騰孩子也不好...
都被她視為“廢話文學”,敷衍應對:行行行,知道了!然後左耳進右耳出,完全不放在心上!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前兩天,小孔又抱着娃衝進了診室,説是發現孩子睡覺時抽動,自己也有這個問題,怕是遺傳了!
看着她蓬頭垢面、自責又愧疚的樣子,科大大百感交集,耐心的和她解釋説:
不是遺傳!你們的抽動不一樣,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小孔説,她睡覺時,偶爾會猛地抖一下,並伴有從高處墜落到海里的感覺,甚至會把自己“嚇醒”!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這是“入睡抽動”,一般發生在即將入睡時,儘管抖醒了也不會影響睡眠!
翻個身就能接着睡了,更不會威脅身體健康!
而像小孔家娃的這種新生兒抽動,就更普遍了!
新生兒剛剛從比較封閉的“子宮”來到外界,對温度、光亮和各種聲音都會不適應!
甚至家人説話聲音大點,寶寶都會被嚇一大跳!
這時,你們可別像小孔一樣“矯枉過正”,白天就開啓“靜音”模式,好心辦壞事地拖延了孩子的聽力和聽覺發育!
其實,只要不是大吵大鬧,正常説話的音量並不會“嚇”到寶寶!
除了外界因素,寶寶的正常發育也會促使其“驚跳”!
➤ 孩子剛出生,神經系統還不成熟,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大腦,因此給了大腦擅自行動的機會,時不時讓娃抖動找找存在感!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 像我們成人一樣,寶寶剛進入睡眠狀態時也是淺睡眠,腦細胞還在興奮地“想着”今天的所見所聞,故而出現些興奮的動作也就不足為奇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在這期間,寶爸媽可以通過撫觸、減少刺激性音量或幫助娃放鬆驚跳肢體,來安撫寶寶!
如果這些都不管用,並且寶寶在非睡眠期間也有驚跳症狀,或是發作期間伴隨明顯的頭或眼偏斜,很可能是病理性肌陣攣或癲癇找上了娃,需要及時就診!
而正常的新生兒驚跳會在出生3-5個月後逐漸消失,在此之前,寶爸媽們不必過於憂心!
一聽娃可能缺什麼,小孔的焦慮DNA又動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別慌!補夠維生素D就行了!
專家建議,寶寶出生15天起,每天補充400IU(對應10ug)的維生素D!能夠有效防止驚跳!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特別注意:新生兒、低重兒、雙胎兒推薦攝入800~1000IU/d (對應20-25ug),3個月後改為400IU/d(對應10ug)。
除此之外,我們還能為寶寶再造一個“子宮環境”!
在寶寶睡覺時,用襁褓/睡袋把他包裹起來,給他熟悉的安全感!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給足寶寶安全感,又留2-3指的空餘活動空間,就可以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如果寶爸媽想用睡袋防寶寶驚跳,那選衣服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兩個因素:
➤ 材質:
全棉紗布透氣、吸濕效果好,適合容易出汗的寶寶;
普通全棉更親膚,平整耐用,寶寶用起來更舒適;
➤ 使用習慣:
睡覺時,愛動的寶寶推薦選擇分腿睡袋;
睡覺比較老實又享受蜷縮的娃,更適合不分腿睡袋。
除了以上這幾點,爸媽們還得留意一下:
有沒有方便穿脱的雙向拉鍊?
有沒有繡花裝飾?有沒有比較硬的線頭?
方不方便換尿不濕?
......
夏天來了,一般家裏都會開空調,所以最終科大大建議小孔家備了個夏款的普通全棉睡袋。
你們呢?學會選睡袋的核心方法了嗎?或者有什麼防驚跳的小妙招?歡迎在留言區分享給大家!
讓我們在育兒路上,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