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寶寶雖然不會説話,但是他們會“手勢”,瞭解含義後媽媽秒懂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健康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呱呱墜地的寶寶,一個小小的動作勝過千言萬語,萌化父母的心。很多家長對待嬰幼兒全都憑藉着自己的理解,殊不知寶寶的每一個動作都有他要表達的內容,可不是寶寶的隨意而為

在寶寶尚未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的時候,家長要通過寶寶的肢體變化和麪部表情來判斷寶寶的需求。很多寶媽表示:自從有了孩子,自動變身成“名偵探柯南”,寶寶有個風吹草動都不會“放過”。

肢體語言是寶寶的慣用語言,弄明白寶寶真正的意圖,解讀寶寶肢體語言的表達內容,選擇最合理的解決方案,才能讓育兒之路變得順遂平安。

對寶寶的肢體行為理解錯誤,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前兩天去朋友家拜年,朋友家的寶寶五個多月,甚是可愛。在和朋友嘮嗑的時候就談到孩子過敏的問題,朋友説他家的孩子牛奶蛋白質過敏,之前不知道,每次孩子喝奶的時候都會搖頭、用手推奶瓶,喝完奶之後還會吐奶。

朋友之前覺得孩子是奶瓶用得不舒服,才會在吃奶的時候有一些動作,奶瓶換了一個又一個,最後檢查才發現,孩子對牛奶蛋白過敏。之後換了羊奶粉,孩子便乖乖喝奶了。

別看幾個月的寶寶小,雖然不會語言表達,但並不代表他們不能表達,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家長自己的感受,只不過是被一些粗心的家長忽視了。

常見幾種寶寶的“小動作”,家長要了解

1)手部動作

  • 揉眼睛:如果寶寶在睡前習慣去碰觸眼睛,發出疑似揉眼睛的動作,説明孩子在發出“睡眠”信號。如果家長錯過這個信號,寶寶可能就會哭鬧,非常難哄。
  • 手拍頭部:如果寶寶出現碰觸頭部動作,可能是頭部有濕疹,寶寶發出“不舒服”信號,家長要注意。如果寶寶半歲之後習慣用手拍打頭部,又排除濕疹的可能,可能是受前庭發育影響,這個時候寶寶不僅拍打頭部,還會出現搖頭晃腦的情況。如果孩子在拍打頭部還伴有強烈哭鬧的時候,家長也注意了,最好帶寶寶去正規醫院檢查一些,排除其他可能。
  • 握拳頭:這一動作常常是百天以內的寶寶的最常表現,過了百天之後才會逐漸放開。握拳頭的鬆緊也是寶寶在傳遞信號,如果緊緊地握拳頭,寶寶可能是餓了或者是不舒服,如果是寶寶在放鬆的情況下,握拳狀態並不緊緻。

2)腿部動作

  • 踢腿:我國有個成語叫做“手舞足蹈”形容的是開心的狀態。如果寶寶不哭不鬧,揮舞手臂和踢腿,嘴裏還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説明寶寶現在是開心的狀況。但是如果寶寶在踢腿的時候出現“刺耳”的聲音,或者是哭鬧聲,寶寶也許是在發脾氣或是在尋求幫助,這個時候家長酒宴看看孩子是不是餓了、尿了、拉了等等。
  • 蜷縮腿:有的小寶寶在哭鬧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地蜷縮腿,甚至是將整個身體蜷縮起來,這個時候寶寶在向家長傳遞“難受信號”,家長要注意寶寶是不是積食、腸脹氣等情況。
  • 啃腳丫:寶寶在六個月左右的時候,會出現啃腳丫的情況,很多家長會認為寶寶在發出“餓了”的信號,其實不是。事實是寶寶在探索世界,探索世界的第一步就是從自己開始,家長千萬不要打擾他。
當寶寶出現這幾種動作時,説明寶寶不舒服,家長要引起警惕

1.拳頭緊握,渾身使勁,四肢蜷縮

當寶寶有這個動作,且不間斷哭鬧的時候,寶寶可能在經歷腸絞痛,可以嘗試飛機抱,如果緩解,説明是腸絞痛。如果不是細心觀察,儘快就醫。

2.不停扭動身子,肚子發出咕咕響

如果寶寶在吃飽喝足的情況下,躺在牀上,出現該動作,寶寶可能是腸脹氣,可以嘗試抱起來拍拍嗝。如果寶寶總是這樣,就要從飲食上着手了。

3.鯉魚打挺,向後仰

躺着不睡,抱着還鬧,這個情況可能是孩子缺鈣,如果長時間這樣,還是要去正規醫院看一下。

護芽媽媽想説:

每個小寶寶都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小天使,當然偶爾也會變成小惡魔。育兒的路上可能困難重重,那就一關關闖,彼此成長,彼此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