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癌症,如何才能快速康復?不妨聽聽這位患癌醫生的忠告

楊育正,他是台灣馬偕紀念醫院院長,也是曾兩度掙扎於死亡邊緣的淋巴癌患者。

看到楊院長有如此好的身體狀況,很多人都會好奇發問:楊大夫,你都怎麼調養身子?

楊育正認為,自己的身體恢復如此快,與運動脱不了關係。

每天一定會運動

在生病之後,楊院長在患癌後的養生策略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每天堅持運動,在運動方面,楊院長説從來沒有“休假”。

楊院長每天早上5 :40 起牀,然後開始一個“遛媽媽”運動,也就是陪他的母親走4000步,然後兩個人再一起去附近的菜市場買菜,不僅能夠運動健身,還能增進母子之間的感情,是一種甜蜜的“親子運動”,楊院長就這樣堅持了長達8年的晨練。

後來由於他的母親不慎跌倒骨折,導致無法跟他一起晨練,不過楊院長仍然要求自己每天堅持40 分鐘的快走。他固定在每天清晨六點前出發,在附近的公園慢跑混合快走,維持一至兩公里。

現在,楊院長每天將慢跑和氣功交錯鍛鍊,比如早上跑步,晚上就做氣功;如果因工作早上來不及跑步,晚上做氣功,傍晚就去跑步。他認為跑步能給周圍的人一股勃發的氣息,病態自然也就消失了,這就是他在患癌後的其中一個重要養生秘籍。

跑步真的能防癌嗎?

在1981年,迪克莫倫獲得美國波士頓馬拉松比賽45-52歲組的第2名,不過在參加比賽的6年前,他被宣佈罹患淋巴癌,前後做了5次手術,接受了3個月的放療。他在與癌症的對抗過程中開始接觸到跑步併成為了一名運動員,最後身體得到康復,戰勝了癌症。

通過持續的跑步,有人能夠成功戰勝癌細胞。在很多人體和動物實驗中都證明跑步能夠有效防癌抗癌。芬蘭的一個研究團隊曾做過有關研究,通過長達16年時間追蹤分析2560位沒有癌症背景的男性,結果發現,持續跑步的人罹患癌症的風險能降低50%。德國運動醫學專家也進行過有關研究,結果發現持續跑步的人患癌率比不跑步的人減少90%,而持續運動的人癌症死亡率也比不運動的人低很多。

研究還指出,如果一個人每天獲得的氧氣比普通人多8倍,就可以起到預防癌症的作用,即使患癌,也能夠延長壽命。

跑步其實是一種有氧運動,如果能堅持每天跑步,能提高人體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擴張全身血管,幫助人體能吸入更多的氧氣,加快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如果人體組織能得到充分的氧氣供應,就能幫助各個器官的細胞健康生長,併發揮正常生理功能,能有效避免細胞發生變異,防止癌細胞生成,甚至能殺死癌細胞。此外,跑步還能改善體內血脂情況,在體內形成不利於癌細胞生長的環境,從而幫助預防癌症。

如何跑步比較好?

注意事項一:跑步前做好準備活動

在跑步前應該進行5分鐘左右的準備活動,因為人體從相對安靜的狀態過渡到運動狀態時,有個克服生理惰性的過程,而準備活動能活動全身關節,提高神經中樞的興奮性,增加肌肉血流量,加強心肺功能,可以克服生理惰性,而且準備運動能減少跑步引起的關節損傷。

注意事項二:跑步時要注意放慢速度

不同速度跑步對心血管帶來的刺激也是不同的,慢跑對心臟能帶來温和的刺激,每個人都應該按照自身的耐受力、年齡等來選擇跑步速度,千萬不要盲目追求快速跑。對於健康人羣來説,每次跑步最好持續20-60分鐘,每週安排中等強度跑步至少150分鐘。

注意事項三:要注意跑步的鍛鍊量

跑步運動量的安排要遵循個別對待和循序漸進的原則,需要根據自己的身體實際情況來合理安排跑步量。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可能不一樣,建議進行中等強度的跑步,當感到有點累、氣喘、需要費點力氣才能説話的程度時即可。對於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來説,跑步時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不宜進行劇烈運動,最好選擇慢跑或快步走。

注意事項四:注意跑步姿勢

跑步時頭部要保持正對前方,適當放鬆和穩定肩部,肘屈曲90度,以肩為軸線前後擺臂。不要上下起伏過大或左右搖晃。如果是慢跑,以腳跟或足中着地,快跑是足前掌着地。在跑步過程中要注意保持呼吸的規律性和深度。

適當跑步能增強心肺功能,改善生理機能,從而可以預防疾病和延緩衰老。但是,如果跑步也有禁忌,如果不注意,還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一些慢性病患者尤其要注意,比如心肺疾病患者、退行性骨關節炎患者不宜跑步鍛鍊,而應該選擇其他較為柔和的運動。

運動對於防癌抗癌都非常重要,在平時一定要注意多鍛鍊身體,跑步作為鍛鍊的方式之一,關鍵是要持之以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25 字。

轉載請註明: 得了癌症,如何才能快速康復?不妨聽聽這位患癌醫生的忠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