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爸日記》
有個【菜渣】寶寶太費媽 爸了!
大順挑食,不吃各種蔬菜,堂媽昨天親自下廚。
吃晚飯的時候,我和兒子看着一桌子蒜泥生菜,清炒茼蒿,炒西藍花,涼拌黃瓜,不約而同的含着淚望看向堂媽……
最後,用我的私房錢點了外賣。我恨,為什麼不忍痛把菜吃掉
——2022.6.16
菜渣寶寶多難搞,相信在座的家長可想而知!
但孩子不愛吃蔬菜是有原因的,這畢竟是刻在基因裏的“保命指南”!
1
蔬菜飽腹感弱,有季節性
只有肉才能讓老祖宗更好地活下去
史前時代,人類食物來源主要是捕回來的動物,還有采集來的野果,挖出來的根莖等等。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這讓我們本能的對高營養密度或者高熱量的食物(比如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肉)養成了一種渴望。
蔬菜作為熱量並不豐富的食物,最開始並不為人類所重視,沒肉吃的時候,才會去選擇吃蔬菜。
2
不知名的植物可能含有劇毒,
一不小心就....
耶魯大學一項研究表明:人類不愛吃蔬菜主要是為了避免被植物傷害或者中毒。
這種本能的好處就是可以讓孩子降低誤食或誤觸有毒植株的概率;而壞處是孩子可能會拒絕吃蔬菜。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3
對新事物恐懼
寶寶在接受陌生食物時會表現出一種極強的自我保護意識,甚至是拒絕嘗試。
這種保護機制,也被稱為“新奇事物恐懼症”,從18個月開始,2-6歲一直持續,所以勸他們接受一種新的食物很難很難。
還有一些寶寶比較排斥吃有奇怪味道的蔬菜,因為每個人基因不同,對食物的敏感度也不同。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道理雖然我都懂,但蔬菜該吃還得吃!
之前和大家嘮嗑的時候聊到這個話題,看到很多媽媽獻計獻策,也有不少家長催我整理出一篇合集。
我那麼寵粉,當然是滿足你們了。
·專業粉——輔食添加時間一定要對
6-12個月是味蕾敏感期,我們一定要由少到多,不斷嘗試多元化食材,讓寶寶習慣並且喜歡上蔬菜的味道。
可以先嚐試大葉、口味清淡香甜的蔬菜,比如白菜葉、青菜葉、南瓜、胡蘿蔔、西蘭花等。
口味較重、不好咀嚼、纖維較長、無法咬斷的蔬菜可以延遲加入。
對於首次添加的蔬菜,如果寶寶不太接受,可以隔一段時間再嘗試添加,不要強迫哦。
·廚神粉——從食物本身下手,讓娃愛上蔬菜
做菜的時候,我們可以儘量用烹飪方式去除蔬菜的味道,比如菠菜、西藍花、豆腐,用焯水的方式去改善口感。
多做一些造型可愛,形狀新奇的食物。
如果還是不行,那就化蔬菜於無形,讓孩子感受不到蔬菜的存在。
比如做成餃子、餛飩、餡兒餅、甚至是彩色的蔬菜饅頭、麪條。
另外,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口味,把食物做成酸甜等其他口感掩蓋住蔬菜本身的味道了。
·故事粉——植入廣告,發揮偶像的力量
將蔬菜和快樂的人和事聯繫起來,提升孩子對蔬菜的好感,比如講故事、讀繪本,或者找一下相關的動畫,潤物細無聲植入給娃。
比如講小兔子故事時植入“青菜、胡蘿蔔”、講熊貓故事時植入“竹筍”、《小豬佩奇》吃蔬菜沙拉、大力水手吃菠菜……
·“戲精”粉——全家充當氣氛組,做到榜樣的力量
爸媽對蔬菜的態度會影響孩子對蔬菜的評價,我們在飯桌上做到“雨露均霑”
,愛吃蔬菜,從爸爸媽媽做起!
也可以試試和娃分吃,你一口我一口、或者全家一起搶着吃蔬菜,激發孩子的勝負欲,參與到“搶食”過程中,從而把蔬菜吃下去。
·“體驗”粉——讓娃參與到蔬菜活動中
我們也可以帶着娃一起去菜市場挑選蔬菜,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蔬菜。
有條件的家長也可以試着和娃一起種菜,一起澆水、採摘,家長還可以引導着説“今天做寶寶摘的菜”,一旦寶寶參與進來,對蔬菜的抵抗就不會那麼強烈。
總而言之,我們還是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對症下藥,讓他們慢慢接受,甚至喜歡上吃蔬菜。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