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建議“婆婆不要帶孩子”,這就是最現實的原因,很心酸
最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做媽媽很難,當別人的婆婆更難。現在婆婆難當,並不是隨便説説而已,而是生活中的真實體驗。
婆婆年紀大了,只要有力氣、有能力相信都會幫兒女們帶下孩子,緩解下小兩口的壓力。如今婆婆雖然幫兒女帶娃,但是年輕人卻對婆婆的怨恨越來越多,完全忘了這個“幫”字是什麼意思。
鄰居家有位大媽,由於兒子、兒媳都要忙於工作,帶孫子的任務,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她這位婆婆身上。
最近發現孩子有點小感冒,兒媳有些不願意了,經常聽見她在隔壁抱怨“婆婆不會帶孩子”“孩子走路經常摔跤”“熱了不知道脱衣服”等各種指責用在婆婆身上。
當時聽到這位兒媳的話,大家都是一陣搖頭,內心不禁為婆婆感到傷心,有些婆婆很不容易,帶娃還要看兒媳的臉色,費力不討好。
更有些兒媳,從一開始就對婆婆像是有了“世仇”,不管婆婆對她多好,都比不上自己的媽媽。
就比如,奶奶幫忙帶娃,看到孩子有些磕碰,兒媳就會對婆婆一陣數落;同樣奶奶的角色換成姥姥,兒媳的行為就會立刻發生改變,還會安慰起自己的母親。相同的一件事,姥姥的待遇和奶奶的待遇卻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經常讓婆婆把一碗水端平了,不能對兒媳有偏見,畢竟人家是從大老遠嫁過來的。那反過來也是一樣的道理,兒媳對婆婆和親媽不能一視同仁,那必然會寒了婆婆的心。
其實,帶娃並不是一件輕鬆的,老人的精力更不能和年輕人相提並論。
就算是孩子的媽媽,在帶娃的過程中也難免會發生一些意外的情況。所以,如果真碰一個沒有感恩之情的兒媳,還真不如不帶孩子,不然再苦再累不説,到頭來還可能使婆媳的關係更加惡化。
年輕人有了孩子,不想放棄工作,只能委屈老人幫忙帶娃
現在生活是富裕了,但是每個家庭的壓力卻沒有降低多少,甚至比以前更難了。所以沒有經濟基礎的小夫妻,不得不去參加工作,就算有了孩子也不能停下。
這個時候奶奶就成了帶娃的主力,同時這也成為了婆媳發生矛盾的原動力。
由於在觀念上和思想上的不同,作為老一輩人在照顧孩子時,確實會出現一些短板,比如老人的放縱和溺愛、不科學的行為,都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
如果孩子長期跟着老一輩人生活,接受了這一觀念,那麼以後孩子進入社會上,犯了錯也不會找自己的原因,反而是推卸責任,這樣的孩子就很難立足。
所以,孩子之所以會這樣,給老人帶娃也是離不開的。
有時候,作為老人她們不是不愛孩子,而是隨着年齡的增長,思考的不是那麼周全;再加上爺爺奶奶並不能和爸爸媽媽相比較,爸爸媽媽怎麼教育孩子都沒事,甚至打罵也沒關係,但是作為爺爺奶奶有些話説的重了,在孩子的心裏可就不一樣了。
另外,年齡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畢竟上了年紀,很多事都是有心無力的,老人想接觸最新的教育孩子的理念,但是已經力不從心了。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説“不讓婆婆帶娃”的原因了。
孩子跟着父母和跟着老人,結果會不一樣
隨着社會的發展,一些“只生不教”的父母,是隨處可見。像一些留守兒童、長期跟老人一起生活的孩子。他們對於父母的愛長期“缺失”,長大了就不會像正常孩子一樣,擁有完整的內心。
孩子的童年,是建立親子關係的重要階段,父母更不應該隨意放手。所以生活中儘可能的陪着孩子,或者避免跟老人長期生活,還是很有必要的。
有時候,同一個婆婆,可能在這個兒媳心中她是位好婆婆,但是在另一位兒媳心中她卻不夠好,因為這兩人一個懂得感恩,一個卻過於自私。
帶孩子的辛苦是有目共睹的,因為不僅要費心還要費力,但是作為婆婆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但她們孩子苦苦堅持,難道就不值得我們體諒嗎?
老人是長輩,並不是她的存在就是為了帶孩子,我們作為晚輩,更應該站在她的位置上去思考問題,給予尊重、和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