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例 父母一起 捐腎挽救雙胞胎女兒

北京青年報記者6月30日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工作人員處瞭解到,近日,該院接診了一對不幸確診腎功能衰竭的雙胞胎姐妹,為拯救兩個孩子的生命,其父母決定一人捐出一個腎臟,由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醫生進行移植,目前,兩個孩子的移植手術已完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介紹,父母一起捐腎挽救雙胞胎女兒,在中國系首例,此前全球也僅英國有一例報道。

41歲的胡女士和其丈夫劉先生家住江西贛州,於2003年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兒。去年7月,妹妹小怡出現腳痛、貧血、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不久後姐姐小茹出現感冒、頭暈、乏力等類似症狀。兩人病情症狀相似度高,並且幾乎同一時間先後發病,藥物治療多日也不見好轉。

去年12月,父母帶着女兒們慕名來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器官移植科尋求幫助。

該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周江橋教授指出,腎單位腎癆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囊性腎臟病,該病主要在兒童期發病,臨牀症狀多無特異性,常常表現為多飲多尿、貧血、腎衰竭等,尿檢基本正常或者輕微異常,多數發展為終末期腎病。由於腎衰竭前往往無明顯臨牀表現,早期難以及時確診,很多患者就醫時已發展為慢性腎衰竭。

一家人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器官移植科完成器官移植登記,等待腎移植機會。然而能夠合適匹配的腎源有限,2個多月的焦急等待,依舊沒有音訊。父母毅然決定:將自己的腎臟捐給女兒們。

經過多輪考證,倫理委員會最終審核通過了活體移植方案。跨血型腎移植難題接踵而至。配型結果顯示,母親胡女士是B型血,一對女兒則是A型血,以往這類不同血型的腎移植髮生排斥反應的幾率極高。而通過多年技術積累,擁有實施跨血型腎移植成熟技術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器官移植科,可以開展ABO血型不相容親屬供腎腎移植(俗稱跨血型腎移植)。技術難題迎刃而解。

考慮到小怡體內預存有針對母親的羣體反應性抗體,專家團隊建議將胡女士腎臟捐獻給大女兒小茹,小怡則接受父親劉先生捐獻的腎臟。

按照手術計劃,胡女士和大女兒小茹先進行腎移植手術。來醫院陪護的劉先生,決定也將小女兒帶在身邊。“一家人總要整整齊齊。”

周江橋教授介紹,實施跨血型腎移植,需要先經過一段時間的“脱敏”處理,清除受體小茹體內的血型抗體,達到血型抗體滴度標準滿足手術要求後,再把母親健康的腎臟移植到女兒體內。

今年4月19日,母女親屬腎移植如期進行。邱濤副教授首先為母親實施腹腔鏡下左腎切取術,隨後周江橋教授將這顆健康的腎臟植入小茹體內,僅用時2個小時移植手術順利完成,術後1周、3周後母女先後康復出院。女兒體內的移植腎運行良好,母親的身體也無大礙。

6月21日,父女間腎移植手術開始。邱濤副教授首先在腹腔鏡下獲取右腎,並延長了原本較短的供體右腎靜脈,有效降低後續操作難度,在周江橋教授嫺熟的手術操作下,父女間的腎移植手術也順利完成。

“感謝父母、感謝器官移植科的醫護人員。18年前父母給了我們第一次生命,現在我們在成人的時候,父母和醫生護士又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我們要好好活着,回報父母、回報社會。”小茹和小怡表示。

胡女士介紹,為了挽救兩個女兒的生命,整個家族都在努力。醫院器官移植科也為他們一家愛心捐款。現在移植手術雖已完成,但後期終身抗排斥費用,成了壓在全家心頭的一座大山。“她們的人生之路才剛剛開始!只要孩子們能好起來,我怎麼樣都可以。”胡女士説。文/本報記者 屈暢 通訊員/寧亞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55 字。

轉載請註明: 全國首例 父母一起 捐腎挽救雙胞胎女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