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建300多萬個心臟康復站點?探索在家門口做康復

(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 徐詩瑜 李爽)“心臟康復站點遠遠不足,全球範圍內,每年每12位患者僅有一個站點,這還不包括心衰患者。”7月30日,據中國循環雜誌消息,歐洲預防心臟病協會等發表於《歐洲心臟雜誌》的一項聯合聲明指出:中國需要建設300多萬個心臟康復站點,才能滿足需求。

7月31日,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心臟康復中心副主任林松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300萬個心臟康復站點比較理想化,但應在基層建設更多的心臟康復站點,為患者提供心臟康復的機會,實現在大醫院救治,在家門口做康復。

中國需建300多萬個心臟康復站點?探索在家門口做康復

“心臟康復患者依從率低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內科重症中心主任、心臟康復中心負責人劉文嫺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採訪時表示,康復的五大處方包括藥物、運動、營養、心理、戒煙,這五個方面都要進行綜合管理。很多患者容易把康復淺顯理解為運動,認為自己在家也會運動,這導致患者跟從專業指導進行康復的比例特別低。

中國需建300多萬個心臟康復站點?探索在家門口做康復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心臟康復中心,患者正進行康復訓練。受訪者供圖

林松曾接診過一名心梗後心衰的中年患者,輕微的走路都會讓他氣喘吁吁、疲憊乏力。無法工作、沒有生活質量,他只能陷入吃藥、靜養、抑鬱、功能下降、病情加重的惡性循環。林松團隊為他進行了一整套心臟康復計劃,包括戒煙戒酒、有氧運動、呼吸運動和力量運動,進行心理疏導、營養指導,結合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患者的心臟指標達到一個相對正常的狀態。生活質量提高了,他也重拾了生活的信心,重新開始工作。

但並非每一個患者都如他一般幸運。林松表示,接受過夾層動脈瘤術、心臟手術的患者及房顫、心衰患者都需要進行心臟康復,而目前存在臨牀科室轉介進行康復率低、患者康復意識薄弱、基層醫院缺乏心臟康復站點等多重問題。一旦離開醫院回到基層,患者就可能面臨無處做心臟康復的局面。

劉文嫺介紹,做心臟康復,不光能夠降低死亡率和再入院率,同時還能幫助患者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綜合方面達到最佳狀態。根據臨牀經驗,心梗患者越早開始心臟康復越好,第一天或第二天評估,第三天就可以開始進行康復訓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56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需建300多萬個心臟康復站點?探索在家門口做康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