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太過調皮,有的孩子和父母間零溝通,親子關係或激烈或冷淡等等經常面臨着一些問題、但如果家長能夠掌握與孩子更好溝通的方式,便能建立起融洽的親子關係,有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如果用下面這幾個技巧來溝通,就會好很多。
1、説你看到的事實,對事不對人
曾經,當孩子出現問題,父母們都是連人帶事一起罵:你這孩子,怎麼這麼笨,長了個榆木腦袋!你就是誠心搗蛋!你怎麼這麼膽小?你就不能像誰誰誰那樣大方點?!
其實,那種做法是極其愚蠢的。教育孩子要“對事不對人”,要就事論事——孩子是孩子,問題是問題,孩子只是做錯了事,但孩子本身沒有問題。
如果只是停留在“事”的層面,你會整天忙着救火,疲於應對,焦頭爛額。你可以換成“我”的表達方式,描述我看到的事實,把焦點放在事情本身。
首先,提升認知,儘量擺脱情緒的驅使。當孩子出現各種問題,我們難免會變得心煩意亂,煩躁不已。這時,就需要我們跳脱出情緒,冷靜下來,尋找問題背後真正的原因。
其次,設身處地去體會孩子的內心,用心覺察。想一想,如果你是孩子,你這麼做,是想表達什麼?你希望你的父母給予怎樣的回應?多感受孩子的內心,也會讓你的心變得更柔軟,更有智慧。
2、説出提示,引導孩子
孩子出現錯誤時,父母要及時幫孩子指出來,並提醒孩子這樣子做是錯誤的。當孩子承認自己做錯了時,父母要及時給予孩子肯定,告訴孩子犯錯並沒有什麼,只要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從而給孩子勇於承認錯誤的機會和改正錯誤的機會。
很多父母覺得為孩子花時間,但是沒有真正做到如何去解讀觀察孩子,更談不上能給孩子正確的支持和引導,孩子似乎並沒有好的改變,自己也心力交瘁又無能為力。
比如孩子把鞋子穿反了,所以提不上去,你就可以給出提示:鞋子提不上去,這是為什麼呢?要不換另一隻試試?
其實,那是因為我們做的很多都是無效的花費和無效的陪伴,而對孩子真正有意義的陪伴是學會如何去解讀觀察孩子,從而才能給孩子正確的支持和引導。
3、不説長篇大論,只説簡單詞語
喜歡囉嗦的父母一般都不太招孩子喜歡,尤其是孩子想跟父母分享自己的事情的時候,爸媽不僅打岔還囉嗦個不停。
據説女人善於嘮叨。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母親扮演着説教者的角色,總是試圖通過“嘮叨”和“説教”來教育孩子。例如,無論孩子們做什麼,他們總是喜歡告訴他們如何做“應該”和“不應該”,但孩子們往往對這種“説教”感到厭惡。他們會認為他們的母親不理解他們,他們的母親的“叨嘮”使他們感到無聊。
孩子都特別討厭長篇大論,尤其對於低齡孩子來説,他們根本記不住複雜的一串話,長此以往,只能屏蔽你,對他們來説,話越短越容易記住,也越有效。
4、和孩子商量,尊重他的想法
我們不要以為孩子是什麼都不懂的小毛孩,他們正處於感知世界、自我覺醒的敏感期,雖然他們的身心都還遠遠沒有成熟,但是他們的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的萌芽正在形成,因而也特別容易受到打擊。
所以,大人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因為這關係到他們一生的發展。我們父母的思想中往往還存在一些傳統觀點,認為孩子是自己的附屬物,大人怎麼決定、怎樣安排,孩子就得怎們遵守。
研究證明,一個在童年時期受到足夠尊重的孩子,長大後會更加珍惜自己的權益,同樣也會更加珍惜他人的權益。因為一對尊重孩子的父母,他們的行為本身就是在教育孩子如何尊重他人。
與孩子溝通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方式。和睦的親子關係中,父母和孩子一定是溝通順暢的。最好的溝通應該是平等的,舒服的。溝通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通過溝通進行家庭教育時父母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技巧,上面提到的4個技巧,大家一定要注意看哦,若你想改變親子關係,孩子多大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