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肚臍反覆出血、有味道...?原來是家長中了這三個護理誤區
一個剛剛出生10天的小寶寶,奶奶抱着寶寶就診。當我解開衣服一看小肚臍殘端已經脱落了,但上面粘附着不少黑色的血痂。孩子奶奶説:“我用碘伏給她擦上面的東西,怎麼還出血啊!你快給我們處理一下吧。好心疼...。”
仔細查體後發現孩子精神狀態可以,臍周沒有發紅及膿性分泌物,只是有點血痂。跟孩子奶奶簡單交流後發現她急於將血痂清理下來,一天在肚臍處擦好多次碘伏,過度使用引起了孩子臍部反覆出血。
有關數據顯示,有超過30%以上的新生嬰兒,在臍帶癒合的過程中出現炎症的現象。可見,新生兒出生斷臍後如何護理?是最令新手父母頭痛的一件事。到底我們消毒,要一天擦拭多少次?為了避免護理誤區,我們來交流下。
看到這張圖,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小肚臍怎麼脱落呢?一般來説,出生結紮後臍帶缺血會慢慢壞死➡乾燥➡變黑➡臍痂。臍痂會在1~3周左右脱落,如果生後8周還未脱落,則需要前往醫院處就診。如果期間護理不當臍帶會延遲脱落。寶爸寶媽需要耐心等待臍帶自然脱落,可不要沒事找事去拖拽,即使殘端和肚臍只靠一條類似線樣的結構連接着。
一、孩子太小,臍帶的殘端直接連着寶寶,寶寶會疼的
其實,寶寶的臍部並沒有大家想象那麼恐怖,在寶寶出生以後,臍帶會被結紮,這是個無痛的操作。實際上,斷掉臍帶後的殘端就和我們日常所見的所有傷口一樣。比如劃傷手指,他們都是整齊的傷口,只是位置和大小不同而已,而且臍部殘端比我們平時的傷口都要乾淨得多,所以護理臍部就是護理像手指劃傷的一個傷口。小兒的臍帶是沒有神經的,消毒時孩子不會感覺到疼,更多的是消毒劑的刺激帶來的不舒適感導致孩子哭鬧。
二、新生兒臍部消毒後使用護臍帶
WHO 和美國兒科學會(AAP)推薦新生兒臍部護理關鍵原則就是乾燥和清潔。小寶寶生後需要將臍帶暴露在空氣中,保障臍部的空氣流動,加速乾燥過程。護臍帶能否保持潔淨暫不評價,僅僅是長期蓋在寶寶肚臍上也不利於局部空氣流通,因此,並不推薦使用護臍帶。尿不濕和尿布是寶寶的日常用品,那你知道正確的使用方法嗎?有時錯誤的使用方法會讓臍部處於潮濕狀態,從而使臍部出現感染。
注意點如下:
第一,紙尿褲大小要適當,千萬不要使尿褲的腰際剛好在臍帶根部,這樣在寶寶活動時易摩擦臍部,造成臍部出血。
第二,更換尿不濕時儘量選擇前面有開口可以暴露臍部的設計,或反折尿不濕前端不要讓尿不濕遮蓋住臍帶。
第三,把嬰兒內衣置在尿不濕裏面,這樣內衣被尿液浸透,臍窩就處於潮濕的環境中,也是不利於臍部恢復的。
第四,如果使用尿布,尿布可以穿得低一點,可以把前面的尿布折起來,讓整個臍部露出來,這樣可以避免臍部被尿液浸濕污染到。尤其是給男寶寶換尿布時,先將\'\'小雞雞\'\'朝下放好,以避免朝上尿濕尿布污染到臍部發生感染。
三、怕孩子疼,輕輕擦拭肚臍表面,不敢徹底消毒
一般來説,僅消毒表面是不夠的,容易引發感染。正確消毒是:推薦使用嬰兒專用碘或者75%酒精對臍部進行消毒乾燥。消毒時應當以左手食指和拇指暴露臍孔,右手用蘸有消毒液的小棉籤自內向外成螺旋形徹底消毒。
注意臍輪下緣凹陷部分的消毒,每天消毒次數3次左右。注意:擦過一圈後棉棒就不能再用,要根據分泌物的多少來決定棉籤的用量。如有血痂,消毒時不要強行把血痂清理掉,等待其自然脱落。
如果臍部分泌物呈膿性或散發臭味,甚至臍部周圍皮膚髮紅,碰觸患兒臍部哭鬧,需要警惕感染可能,建議儘快就醫,避免感染加重。
為了減少發炎的概率,在寶寶臍帶沒有掉落之前,要給寶寶洗澡時候,最好不讓臍帶蘸水,用擦浴代替。如果要洗澡,也請在浴後消毒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