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開胯圓襠”的練習方法,收藏起來慢慢學
“開胯圓襠”的“開胯”不是指廣義的開胯,而是狹義的開胯,是指左右兩胯的對拉鬆開,膝蓋外展。
胯的對拉鬆開是以意氣帶動形體,是胯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內藏勻勁地繃松,不是鬆懈式機械的拉開。開胯後,其勢產生一種既沉穩又靈活的彈力,與意念一起形成整體勁。胯在哪裏?在生理學上所謂的胯係指股骨上節,大腿的摺疊下陷處。
為何要圓襠?圓襠是練習太極拳較為重要的要領之一,圓襠的目的如前輩所説:襠不圓,則腿無勁,樁就不穩。再有形意拳的內功經雲:“圓襠以堅胯。圓襠者,內向外極力掙橫也。”
圓襠的下盤,其拱弧結構是符合力學原理的,古時候,先賢造橋就是利用拱弧結構建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多拱形橋,所以在練時襠部也要有虛虛圓撐的意念。
襠在哪裏?是指兩大腿根之間以會陰穴為中心的骨盆底肌部。對於初學者而言,圓襠的方法是:放鬆兩胯撐開,略成拱形,雙膝稍彎屈。
以馬步姿勢坐在凳上體驗開胯圓襠的功用,是個較好的練法。這個技術要求是這樣的:
1、以兩腳橫向寬距不大不小的馬步坐在凳子上,要脊椎豎直的身正坐下;如果是兩腳橫向寬距較大的馬步,起來容易一點。
2、起來時姿勢不變形,保持身正。
3、坐勢馬步的胯稍高於膝;如果凳子較高,坐的是胯高於膝較多的馬步,起來也容易一點。
4、兩膝蓋平於兩腳大拇趾關節;如果膝蓋超過大拇趾關節較多,起來也容易一點。
5、要扣足展膝;如果兩腳沒扣而外撇,起來也容易一點。
6、以一分鐘的慢速起來大約三釐米,要均勻的起來,起到大約三、四釐米就行了;如果起來的速度較快又起到較高,起落也容易一點,練習次數能多一點。
7、起來時的膝部吃勁點不在膝蓋而在膝窩(膝膕),如果膝蓋吃力難受,説明不合勁走陰面的要求;大腿肌肉或燒熱或酸脹痛,胯根有點又酸又疼,那是正常的感受,練功得有個適應過程。過後我按他傳授的方法與要領練了一段時間,才能按技術要求站起來。開胯圓襠功原本是門內傳授的東西,他看在我學拳的誠心和尊師的敬意,開明的給我傳授了不少東西,令我為之感動。
學練這個開胯圓襠功,得有一個大約42、43釐米高的凳子。過高的凳子,功效不是很好。過低的凳子也不符合練功要求,下蹲時襠的高度不能低於膝蓋,要是開胯太過、太低就成為“蕩襠”,是個拳病。凳子的高度與身高有關係,能形成胯稍高於膝的馬步就行了。
開胯圓襠功的練法和要領如下所述:
1、以馬步姿勢坐在凳上,動作和姿勢要自然安舒。
2、脊椎鬆開豎直,松肩松胸的虛領頂勁,追求沉中有頂。
3、放鬆兩腿腹股溝和臀部,就是鬆開前胯和後胯。
4、放鬆會陰穴,兩腳稍內扣、兩膝稍外展的開胯圓襠,注意膝蓋不宜超過腳尖,膝蓋平腳尖就行了;還要注意放鬆踝關節,意想象橋拱的架勢,從胯、襠、膝、踝往下松沉到腳底。
5、欲站起,先圓襠;欲圓襠,先要腰胯向下松沉;塌胯垂臀,襠勁就能使兩膝關節更有力,足底也更踏實貼地,下盤更加穩固,小腹更加充實,身體重心也更為下降而穩定;腳趾適當抓地,挺膝的吃勁於膝窩,腳底藉助於地面反坐力,緩慢均勻的站起來。正是如我師傅所説:“勁起腳跟,發於腿,節節貫串,上傳至腰脊。”在此指出:不宜站起過高,離開凳面大約三、四釐米,離開凳面過高會影響練功質量。
6、起來時,不能前俯翹臀的站起,也不能凹腰挺腹地硬撐站起,也不能借助猛力慣性快速衝起。如果站起時,膝蓋過於受力,那麼説勁力走向有問題;如果能做到勁走陰面,膝蓋是不會過於受力的,因為吃勁於膝窩(膝膕),膝窩為實,膝蓋為虛。
對於站樁功、松腰功、松胯功、松膝功等基本功不是較好的太極拳愛好者來説,初練“開胯圓襠功”時,可以把兩腳橫向距離拉寬一點成為較大的馬步,這樣就容易一點站起來;再有適當降低“緩慢均勻”的技術要求,因為越緩慢越均勻就越講究功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