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不快樂?被父母的打擊支配的童年暗示他:我不配

由 仝海燕 發佈於 健康

文|愫説育兒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有一個人,Ta十項全能,Ta什麼都好,Ta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從小到大,

父母總説:你為什麼就不能像XXX一樣?

老師總説:你們班真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學生!


《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説:“我們究竟從哪裏得到這麼一個荒誕的觀念,認定若想要讓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讓他感覺更糟?”

《少年説》中,一位媽媽面對女兒的吐槽,理直氣壯地給出了答案:“我知道我一直在打擊你,因為我認為在你的性格里,其實你要不打擊,你可能就會飄。”


原來,那些對我們寄予厚望的親人/長輩們都是“用心良苦”——

1、他們相信驕兵必敗,為了磨礪孩子,所以不斷地打擊,令其保持“清醒”和謙虛;

2、他們堅信只要幫孩子把錯誤和不足挑出來,孩子就能變得更優秀。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你認為“打擊+糾錯”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嗎?

《少年説》中,這位女生控訴媽媽總是拿“四項全能”的學霸女閨蜜跟自己對比(全班第一,全年級第一,全校第一,乃至全聯盟第一)。


“你看你成績這麼差,為什麼她會跟你做朋友呢?”母親的話猶如一萬點暴擊。

女孩哽咽道:


“我説了我不適合激將法,你們老是打擊我,我就一定會覺得自己很差,但是你們從來沒有改過,每次考試成績一出來,都是先説我的差的。
媽媽,孩子不是隻有別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為什麼你不看一下呢?”

媽媽説:“你很棒,但是——

注意!她要開始糾錯了!

“你很棒”只是隨口一説,“但是……”後面才是重點。


但是——“我是屬於比較客觀的”、“你沒有get到重點”。

重點是——

“我肯定你”是沒有用的,“有些東西你一定要改”才有用。

我是對的,你是錯的。


其實女生在台上的表述很清楚,“我知道別人很厲害,我也很努力,可是為什麼你從來沒看到過呢?”

她只是渴望自己的努力被看到,被認可,但她的訴求卻無法得到滿足,媽媽始終在強硬地跟她講“我都是為你好”的道理,“強行”關閉了溝通通道。

諷刺的是,這位學霸女閨蜜的媽媽對自己的孩子也不夠滿意,她選擇性忽略女兒已經完成得極好的部分,眼睛看向令她“不夠完美”的短處——

“你看看你們班那些同學,每一個人體育都及格了,而你呢,什麼都不行!”


這類父母有一種類似於多米諾骨牌效應的恐懼心理:一個小問題不解決就會引起連鎖反應,最後變成一個大問題。

因此,一些家長常誤認為能夠及時地指出孩子的不足,代表着一種教育水平,以至於把孩子做對了、做得好的事情當成是理所當然。

在親子關係中,家長們對孩子的觀察的確是有選擇性的。觀察到什麼,決定了我們思考或準備什麼,最終影響到我們去做些什麼。

孩子總是別人家的好!這是很多家長都容易犯的錯誤。


親子溝通是一門學問,父母不會好好説話,傷害真的很大

柔軟的舌頭有時候比鋒利的刀更傷人,有沒有一些話,使孩子和你漸行漸遠?

1、“我都是為你好!”

這言一出,便是“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的萬能鑰匙,殺傷力太強大了!

一部分孩子乖乖地成為“提線木偶”,主動或被動閹割掉一部分自我,以父母的理想為自己的奮鬥的目標。萬一做達不到要求,便會產生強烈的內疚感,覺得自己配不上父母的愛,從而產生抑鬱情緒。


要麼對父母的挑剔進行激烈地反抗,親子關係岌岌可危,有些孩子甚至以極端的方式來擺脱控制,比如離家出走,自暴自棄。


2、“只要你幸福,我怎樣都可以”

日本教育心理學家加藤諦三先生在《情感暴力》中對寫道:


“只要你幸福,我怎樣都可以”這句話,本質上是希望孩子能讓“我”幸福,希望孩子覺得能有“我”這樣的父母何其幸運。表面上看並沒有對孩子要求什麼,實際上卻給孩子的心扣上了一把大鎖。

其實,父母自我犧牲式的代價和貌似沒有期望的期望,孩子是能察覺到的。揹負着父母“勞苦功高”的壓力,孩子或者步履維艱地前行,或者基於趨利避害的本能放下重擔不再揹負。父母之愛,就這樣淪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羈絆。


3、冷漠粗暴、甚至辱罵

《爸爸去哪兒》第六季中,“小包總”楊爍憑一己之力,喚起了很多人的童年陰影——

他用最簡短的帶感情色彩的詞語,用兒子下達指令:


“快點”、“所有人都在等着你啊”、“衣服拉好”、“包背好了”、“走路不會走嗎”……

節目拍攝在高原上,7歲的楊雨辰已經步履艱難氣喘吁吁,可楊爍嫌孩子走路姿勢不對,竟然讓他原路返回,從頭再走一遍。

如果孩子走在他的後面,也要被罰。


節目中,這個36歲的男人常常對着7歲的孩子,突然怒吼,面露猙獰,彷彿下一刻就要動手。

看到這一幕幕,我一個成年人都害怕了。

​小雨辰和別人相處時的樣子是温暖陽光的,而他面對爸爸時笑容逐漸凝固,眼睛裏的星星消失不見,實名心疼!


4、中國未成年人調查:孩子最討厭家長説的話

有5句話名列榜首,這些都是普通家長日常容易脱口而出的話,可能很少人想過孩子的感受。


而另一些傷害性大,侮辱性極強的話也經常在大人們發泄情緒時被脱口而出“


“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東西?”
“笨死了!幹啥啥不行!”
“看看人家,你再看看你”
……

哈佛大學醫學院馬丁泰徹博士發現:


“言語暴力最容易影響的大腦區域是胼胝體(主要負責兩個大腦半球間傳遞動機、感覺和認知信息的區域),海馬迴(負責管理情緒的大腦區域),和前額葉(負責思考和決策的大腦區域)。
孩子的大腦尚在發育中,若他們總生活在苛責、匱乏的環境中,他們的大腦為了適應環境會發育成“求存模式”的結構,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多關注和認可孩子“做對的事”,因為這些成功的經歷和被接納的記憶,會在未來成為孩子度過某些“艱難時刻”的底氣和動力

心理學家科胡特認為:


“被表揚、認可、欣賞和肯定是人類正常的且持續一生的自戀需要。
這個需要的滿足,就像汽車的發動機,給人提供動力。一個未被足夠認可的人,像發動機動力不足的汽車,是飛不高也走不遠的。總有一股“你不配更好”的力量,猶如千斤頂一樣阻止他變得更好。”

“成功體驗”對於成年人和孩子都一樣,能夠帶給我們克服挫折所需要的積極態度和自信。

父母的職責之一就是確保我們以及孩子的記憶中,關於成功體驗的記憶不會出現“缺貨”。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沈奕斐在過去的10年的家庭教育研究中,創立了“優勢累積教育法”,簡述如下:

1、記住孩子只有特點,沒有優缺點,看到孩子的特點發生在自己欣賞的地方,多肯定或表揚孩子,忽略那些產生自然後果的特點。

2、看到孩子做得正確、可複製的行為,及時給予孩子肯定,正面標籤時時貼、多樣貼、重複貼,讓孩子體驗成就,體驗被肯定的感受。

3、每星期至少花6個小時和孩子一起做愉快的親子互動,不談學習,就是玩玩遊戲,讓快樂的能量在家庭中流動。

與各位家長共勉!

有多少人至今還記得,被父母的打擊支配的恐懼?

孩子最討厭家長説的話有哪些?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