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建議父母持家長上崗證上崗”的觀點,一次次衝上了熱搜,大致意思是父母在養育孩子之前,必須要經過專業的培訓以及嚴格的測試並獲得相應證書,否則就沒有辦法成為合格的父母。
這種培訓證明在北歐的一些國家非常重要,由此可見科學育兒的重要性。
父母作為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盲目地套用他人的育兒經驗,沒有教育可言。孩子的內心敏感細膩,早期聽到過的一些話可能成為心裏永遠的烙印。
為人父母,一定不要將所謂的教育變成傷害孩子的武器,以下這4句傷人的話,絕對不要對孩子説。
1.再不聽話,半夜魔鬼來抓你!
這句話是在家庭中常見的威脅手段,屬於恐嚇範疇。但是家長對這種恐嚇卻樂此不疲,因為它能達到讓孩子立馬聽話的效果,比長篇大論的説教來得更有意義。
殊不知,恐嚇在所有的教育溝通中副作用最大,長時間的恐嚇會讓孩子打心裏牴觸或害怕某一事物,為將來的人生留下無意識的陰影。
有一個經典的誘避原理實驗:在羊身上塗抹某種能夠催吐的化學物質,而在食用完這些小羊之後的狼羣隨後便狂吐不止。自此之後,這羣狼再遇到小羊,產生了不再是飢餓感,而是恐懼感。
孩子自從脱離羊水起,就一直在一個沒有安全感的環境中長大,因此,他們成長的過程,也是與家人社會逐漸建立信任的過程。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説過:“當孩子接觸到的刺激已經超過了自身可控制和釋放能量的界限時,孩子就會因此產生一種創傷感和危險感,伴隨這種創傷感、危險感出現的體驗就是焦慮。”
家長不斷地消耗彼此之間的信任感,只會讓孩子畏手畏腳地長大,缺乏對未知事物探索的能力,頭頂上一直有一朵揮散不去的烏雲。
2.打壓孩子自信心的侮辱性言論
“你多大了?連這個都不會幹。”
“你們班還有比你更笨的嗎?”
“我們天天省吃儉用不都為了你,你天天都學到啥了,對得起我們嗎?”
“家裏現在很窮了,你能不能不添亂了。”
這種情況下説出的話,家長究竟能不能分清是出於抱怨還是出於教育?
家長無法選擇孩子,孩子也無法選擇家長,既然雙方處於平等的地位,家長又何必讓孩子產生愧疚感,覺得自己一直在虧欠父母呢?
這樣的溝通方式確實會讓孩子少犯錯誤多聽話,因為他們會體諒父母的辛勞,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但他們的自尊心也因此變得非常低。
如果讓孩子長期沉浸於這種恥辱教育的環境中,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產生消極的自卑心理。
埃裏克森有這樣一個人格發展心理學理論,一歲半到三歲的年紀,正是孩子自主感和愧疚感相互對立矛盾的過程,家長積極的引導會讓孩子擁有自主意識,反之則會讓孩子沉浸在一種愧疚感之中,喪失自主感。
3.你再這樣子的話,爸爸媽媽就不愛你了
愛是聯繫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紐帶,不應該成為威脅孩子的工具,併成為要挾孩子聽話懂事的籌碼。
這種看似不經意脱口而出的話,會在無形中讓孩子產生被拋棄的心理,喪失與世界建立聯繫的安全感。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組長期追蹤調查研究,發現那些經常受到威脅式教育的孩子,很容易將在童年中得到的不信任感遷移到人際社交中,並且出現心理失調、情緒紊亂等狀況。
原生家庭受到的陰影傷害不是説隨着時間流逝就能慢慢迷失削弱的,相對於恐嚇威脅,父母能夠和孩子們心平氣和的交談才是言傳身教的方法。
4.我説什麼就是什麼
在教育中沒有給孩子太多的自主權與發言權,這種自以為很有威嚴的做法很有可能會觸動孩子的叛逆機關,讓孩子過早擁有逆反心理,最終導致哪怕父母説的都是對的,他們也不願意多聽一句,父母孩子能夠溝通的途徑也徹底關閉。
孩子的出現是父母婚姻愛情的結晶,是上天賜予這個家庭最好的禮物,家長明明是最愛孩子的人,為何反而也是傷害他們最深刻的人呢?學會溝通,不要讓愛沉淪。
- The End -
作者 | 湯靡達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im, OG.; Baltes, PB.; Bumpass, LL.; Cleary, PD.; Featherman, DL.; Hazzard, WR.; Shweder, RA. National Survey of Midlife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MIDUS), 1995–1996. Ann Arbor, MI: Inter-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and Social Research;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