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秘笈】幼兒情緒波動激烈,家長該怎麼辦?
【育兒秘笈】幼兒情緒波動激烈,家長該怎麼辦?
疫情下不但大人情緒變差,小朋友都不例外,容易發脾氣扭計,是否在家困太久都有這情況?其原因為何?遇到小朋友情緒失控,父母即時可怎樣處理?
生活突變易感失落
「相比起大人,幼兒更容易受環境轉變或日常生活的突發事件影響情緒。疫情持續,學校停課多月,甚至小朋友外出及參與社交活動的機會也減少了。這些生活上的突然轉變,打擾了幼兒的生活規律及日常生活的可預測性,不能預測到自己在何時何地、與何人做什麼事,令他們失去安全感及信任,於是便感到失落及焦慮。」
家長壓力提升
家長亦不例外,情緒會受影響。「加上,面對病毒的高度傳染性,不少家長的情緒亦受到牽動,表現得擔憂及不安。有些家長亦因較長時間留於家中工作及照顧家人,承受很大壓力,而表現得煩躁。各種生活上的轉變,以及家長憂慮、煩躁不安的表現,都有可能令小朋友感到不知所措及恐懼。較年幼的幼兒未懂得理解情況,表達能力又尚未成熟,便可能會以發脾氣扭計的方式表達。」
3R原則建安全感
建議家長可運用3R原則──即「Reassurance安撫」、「Routines常規」和「Regulation調節」──建立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幼兒感到安心。
「首先,家長可嘗試解釋近來生活轉變的原因,及讓幼兒知道防疫措施的有效性,消除幼兒的疑慮。然後,家長可為幼兒建立常規,例如:作息定時、設計一週的時間表,提高日常生活的可預測性。最後,家長可加強幼兒情緒調節能力,讓幼兒察覺自己的情緒及學習抒發情緒的方法,例如:深呼吸法、『到冷靜角』等。」
適當引導助紓緩
當遇到幼兒情緒失控,家長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才能做出適當的引導。洪博士説:「父母可運用同理心,耐心瞭解孩子的想法及發脾氣的原因,嘗試替小朋友説出當刻的心情,讓幼兒知道自己的想法有被瞭解、情緒有被看到。當家長説出孩子的情緒時,亦有助幼兒認識自己的情緒。」
如果幼兒有較佳的説話能力,家長可嘗試鼓勵孩子説出自己的想法,學習以説的方式表達。「如果幼兒情緒高漲,不願意聆聽家長或溝通,家長可以先叫他們到『冷靜角』中平伏情緒,或深呼吸,待他們情緒穩定後,才進一步瞭解幼兒的想法及感受。」
Q&A;
問:
平常可怎樣以遊戲或活動來培養幼兒的情緒智商?
答:
喜怒哀樂乃人之常情,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緒。情緒的觸發及行為反應有個別差異,關鍵在於經驗。家長要培養幼兒的情緒智商,可從辨認情緒、情緒表達及情緒調節三方面,提供相關經驗及認識。
家長可以運用心情圖卡,讓幼兒指認各種心情,提升情緒辨認的能力。家長亦可與幼兒一起創作自己的心情圖像,鼓勵幼兒模仿不同心情的臉部表情、行為舉止,加深印象。
透過與幼兒閲讀情緒主題相關的繪本,家長可引導孩子,討論角色的經歷,拓展情緒經驗,學會洞悉別人情緒。家長亦可透過繪本情境,讓幼兒角色扮演,學會恰當地表達情緒的方式和行為,以及學習適當的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