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你的話,我彷彿受了審判,
無比委屈,又無從分辯,
在離開前,我想問,
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嗎?
——魯思·貝本梅爾
我家隔壁有一個男孩,小時候,孩子聽話懂事學習好,一家人父慈母賢子孝。
自從孩子上了初一,畫風突變。起因是孩子的成績下滑,從開始的年級十幾名下降到學年八十多名,眼看離心儀的高中距離越來越遠,孩子與父母間關係越來越緊張。
有一次孩子作業沒完成,家長被老師在羣裏“通知”。
一放學後,媽媽就一頓數落:成績都這樣了,你還不完成作業!被老師點名你光榮啊?接着例數孩子不求上進、不爭氣、不知好歹,以及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
孩子爸爸也氣憤地説:再也別管他了!
後來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孩子不寫作業,老師找家長,家長數落孩子,孩子繼續不寫作業。
媽媽向我傾訴,孩子有多讓她頭疼。我問她,你有多久沒和孩子好好説話了?她回答説,孩子大了就不願意和自己説話,問什麼也不説。
雞飛狗跳的家庭,大部分溝通有問題。家長覺得孩子叛逆、不懂事,不知父母心,孩子認為爸媽專橫、無理,總拿自己和別人比,不愛自己。
於是,我向她推薦了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這本歷經60多年,被數百萬人認為是溝通聖經的書裏, 藏着重啓和諧親子關係的鑰匙。
而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被認為是一種普遍適用的溝通模式。
掌握這四個要素,有技巧地運用到講話中,你就會説出愛的語言,即使是叛逆期的孩子,也會願意和你溝通。
01 觀察,説出事實而不是評判。
很多家長,尤其是沉浸於父母權威的家長,在遇到的孩子“不聽話”,“做錯事”時,往往第一時間先發泄情緒——憤怒,直接責備孩子,不聽孩子解釋。
我曾經親見一個小男孩,因為被姐姐推了一把,打碎花瓶,媽媽不由分説斥責他:又淘氣!
我也看到一個小女孩,玩滑梯時,撞倒一個反向爬行的小男孩,被正在打電話的媽媽責備不小心。
所以,與孩子溝通第一步就是觀察事實,先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而不是條件反射式地進行道德批判。
比如,對待亂扔東西,不整理個人物品的孩子,很多媽媽會説:“你的房間亂得,都下不去腳,你沒長手嗎?東西不能好好放嗎?”這就是一種暴力溝通。
事實證明,開始孩子還聽你的抱怨,時間長了,你的抱怨就是一縷空氣。孩子看不到或者根本不在乎自己的錯,也就不存在改變。
所以,與其責備,不如陳述事實。把我們觀察到真相告訴孩子,沒有評判,也就不帶負面情緒。
這句就是媽媽觀察到的事實:“你今天校服又丟在地上,房間也看起來亂糟糟的。”孩子對事實無可辯駁。
父母本意就是希望孩子不要亂放東西,保持房間整潔,但不同的語言,傳達不同的情緒,很顯然表述看到的東西,比表達情緒,更容易被孩子聽懂。
前文我説的那個鄰居媽媽和孩子之間,也是典型的暴力溝通模式。
首先是質問、諷刺,然後是評判孩子不上進。這樣的話,在孩子聽來,就是對自己全盤的否定。
就算他知道自己做得不對,表現不好,也會激起逆反情緒,甚至產生:“我就這樣,你能咋樣”的對抗心理。
在瞭解非暴力溝通方式後的一個晚上,陪孩子寫作業的媽媽,看到孩子把一張沒寫完的卷子收進了書包。
她温和地説:兒子,你們今天作業有點多,我看你那張卷子還沒寫完。
是的,這就是一個事實的簡單表述。沒有指責,沒有評判,而且情緒平穩。
孩子遲疑了一下,破天荒地沒有“頂”她,拿出卷子,説:剩下的都是我不會的,明天老師會講。她看了一下卷子,確實有的題做了一半,還做了記號。
事實證明,同樣一件事情,因為表述的不同:一個是“主觀情緒”,一個是客觀事實,孩子的反應也不同。
02感受,表述自己感覺到的,而不是想法。
與孩子溝通的第二步就是告訴孩子,因為看到的事實,自己內心產生了怎樣的感受,同時也要聆聽孩子的感受。
孩子需要理解,家長也同樣需要孩子理解。表達感受,是相互理解的前提。
因為有感受,我們才需要溝通。
但感受不是想法。
比如:我覺得這孩子學習不努力,這是想法;作為父母,我很無奈,這就是感受。
想法的實質,也是一種主觀判斷。而感受,就是內心真實的情緒。
當孩子有問題時,我們在覺察事實的基礎上,要向內看到自己的情緒,感受這件事帶給你怎樣的心情,然後去表達。
比如,對那個亂扔校服的孩子,媽媽可以這樣表達感受:“我把房間收拾得這樣整潔,你這樣做,我很心疼。”
有些家長不由分説地責備,訓斥,表達不信任。背後往往是家長的恨鐵不成鋼,對孩子成長、前途的擔憂。但他們從來不曾告訴過孩子,自己內心充滿擔心,失望、痛苦。
繼續講那個鄰居媽媽和孩子如何進行第二步溝通。
那天孩子把作業寫完以後,媽媽和孩子進行了一次談話,她告訴孩子:
“你不完成作業,每次老師找我,我就覺得很沒面子,自責沒有管好孩子。”
沒面子,自責,這就是媽媽的感受。
告訴孩子這些,比直接罵不爭氣,懶惰,更能讓孩子感受家長的心情,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也更容易接受家長的勸告。這就是以心換心。
後來,男孩子告訴媽媽,自己第一次沒完成作業,是那天值日,收作業時自己沒在教室,和老師講了,老師忘記了。
所以,好的溝通方式就是一座雙向通道的橋,能連接彼此的內心。
03 需要,明確提出需求,期待對方理解。
在客觀地指出孩子問題,並表達感受後,非暴力溝通的第三步,就是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的內在需要,更好地理解你,接受你的教育。
《非暴力溝通》一書中,作者提到:
“我發現極少有人善於表達他的需要,相反,對於批評,侮辱之類的溝通倒是很在行,而這些溝通方式讓人與人迅速產生了隔閡。結果原本可以輕易解決的衝突也變的無法解決了。”
還拿那個亂扔校服的孩子舉例,當媽媽陳述事實,表達感受後,可以這樣對孩子表達需求:
“我們要愛惜物品,不亂丟亂放,也要珍惜媽媽的勞動,好嗎?”
媽媽的需求是要孩子懂得珍惜,這樣明確的表達給孩子,為下一步告訴她,如何珍惜做好了準備。
這時候,我們希望孩子理解接受自己的需求,就一定要使用温和的語言。
還是那個男孩和媽媽的故事。媽媽告訴男孩子:
“儘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優秀,可只要孩子盡力了,父母依然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普通。”
這個媽媽的需求就是孩子要盡力而為。
這一次,她沒有談學習成績,而是把重點放在自己的需要上。
不宣泄情緒,平心靜氣,才能讓孩子真正聽得到你內心的需要。
只有這樣,才能讓彼此的感受互通,理解彼此的需求,溝通就能事半功倍。
04請求,讓孩子實現更好的自己
經過表述觀察、感受、需要後,第四個步驟就要表達訴求:我們希望孩子做什麼,怎麼做。
越具體的請求,越具有行動意義。
在這一環節,書中強調,我們更要注意語氣,是請求而不是命令。
好多家長對孩子總是一種強者的態度,習慣用一種命令的語氣,比如:你應該……!你必須……!你不能……!你馬上、立刻……!
他是你的孩子,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他不是機器人,他接收的不應該是你的指令,而是愛!
強硬的語氣會讓孩子害怕,時間久了,會產生逆反心理,即使他知道怎樣做是對的,也會用拖延、無視等消極方式回應你。
對那個亂扔東西的孩子,我們該怎樣表示請求呢?
放低自己的視角, 説:“那你能不能把衣服掛到衣架上?把看完的書也擺回原處?這樣媽媽下次整理時就輕鬆多了,是不是?”
當你放低自己,向孩子提出請求,孩子會感受到你的信任和鼓勵,更願意按你説的去行動。
關於鄰居男孩的媽媽,她對孩子提出請求時,是這樣説的:
“你以後能不能努力跟上老師的課堂節奏(老師反饋孩子課堂溜號兒),課後認真完成作業,把基礎知識學紮實,再想辦法提升。”
這次是母子難得的一次有效溝通。孩子也對媽媽敞開心扉:自己學習下滑,在學校被老師批評,回家被爸媽罵,越來越怕考試,不想上學。
親子溝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講大道理、喊叫、斥責,讓孩子 “聽話”, 而是通過有效的方法和技巧,表達愛,這是父母與孩子一同成長,更加親密的過程。
有人認為,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是溝通的萬能公式。但再好的溝通,都離不開愛與尊重。
下一次,當孩子讓你火冒三丈時,先不要開口。想想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一步步踐行下來,你會發現自己平靜了很多,孩子也可愛了不少。
網上有一句話:當我們的語言褪去隱蔽的精神暴力,愛將自然流露。
用愛的語言滋養孩子的生命,有愛的生命才能温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