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3歲前 寶寶要學會的3件事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健康

  【六一兒童網導讀】很多人都覺得,孩子3歲上幼兒園後才是接觸社會。但其實,從寶寶第一次對人微笑開始,就已經是與他人互動,與社會接觸的開始了。

  所謂三歲看老,就是説寶寶在很小的時候所反映出來的社會化性格,可能會展現他未來一生與社會互動的特性。為什麼有些人長大後很古怪、不擅長與人交往?很多情況下,其實是小時候引導不足導致的。

  (0-1歲)

  學習區分我、媽媽和別人

  1、0-6個月:媽媽就是我的世界

  根據奧地利病理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師瑪格麗·馬勒(Margaret S. Mahler,1897—1985)對0-3歲幼兒心理發展的理論,在經歷最早兩個月“自顧自”的本能生活後,從第一次微笑開始,孩子就與外界有了真正的信息交流。

  在這個階段,孩子與世界都是共生的,嬰兒沒有區分母親和外人的差別。

  家長應該如何做?

  媽媽是孩子共生階段最親密的關係,所以要及時回應寶寶的需求。出月子後就可以出去走走逛逛了,熟悉一下不同的人和環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會有好處。經常和寶寶説話,用眼神交流,時常主動撫觸孩子。

  2、6-12個月:認識媽媽之外的人

  6個月開始,孩子心理開始逐漸跟媽媽分離,變得更獨立、更個體化。他們開始關注父母以外的人。儘管陌生人依然讓他們很害怕,但他們會拉着父母去主動探索。這個時候哪怕是爸爸陪伴,也能夠替代一部分媽媽的工作,但這段時間,千萬不要兩個人都不在孩子身邊。

  媽媽們要學會在孩子需要時給予足夠的支持,不需要時默默在旁邊觀察。比如寶寶需要抱時就抱他起來;當他想要自己玩時不輕易打擾。這麼做可以建立寶寶安全感,滿足他們的內在需求。

  家長應該如何做?

  爸爸可以作為孩子的陪伴。父母積極與孩子互動,多陪他外出走動按需支持,不要由着自己的喜好來陪伴。

  (1-2歲)

  學習分離和交往

  1、12-18個月:分離焦慮的頂峯

  1歲以後的孩子可能非常依戀媽媽,他正在學習走路等技能,經常會有挫敗感,需要隨時回到媽媽的懷抱來尋找鼓勵和安慰。

  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靠媽媽來尋找安全和自尊感,媽媽可以刻意進行躲貓貓和追逐的遊戲,不僅很有趣,也能夠讓孩子理解暫時分開和永久分別的區別。

  家長應該如何做?

  用躲貓貓和追逐的遊戲,幫助孩子瞭解離開、消失的概念。出門的時候不要粗暴地離開、或者偷偷溜走。應該給孩子一個固定的儀式或者動作,然後像最正常的過程一樣離開。也可以答應他回家後做一件什麼事,讓他保留期待感。雖然離別的過程中可能會哭泣,但媽媽要保持情緒的穩定,讓孩子感到離開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要連哄帶騙。

  2、18-24個月:學習與人交往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探索,他們的認知和行動力已經能夠足夠接受與母親分離。不過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完善,所以社交的時候可能發生肢體接觸,出現“打人”的情況。另外他們不知道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容易“搶東西”。

  當媽媽遇到這些情況的時候,要避免與孩子站在對立面,應該用更加穩定的情緒和包容的態度去對待孩子與別人的衝突,如果呵斥的話反而會讓孩子對接觸外界感到畏縮。

  家長應該如何做?

  在家裏進行情景模擬,引導孩子説出一些固定的句式,比如你好,謝謝。不要對孩子的“打人”行為進行呵斥或者懲罰,可能會造成畏懼交往。用繪本、故事來引導孩子與其他人交往的概念,同時啓發語言能力。

  (2歲-3歲)

  學習遵守規則

  1、24-30個月:建立規則感

  兩歲到三歲的孩子追求獨立感,喜歡嘗試和挑戰,當他們發現自己對周圍事情可以產生操控的時候,自我意識萌芽會進入一個高峯,最簡單就是説“不!”

  這是孩子與人交往的關鍵時期,不妨利用孩子“説不”的意識,告訴他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這時期的孩子還不一定能和小朋友共同玩耍,所以不用太過於強迫“一起玩”這件事。

  家長應該如何做?

  告訴孩子一些規則並以身作則,比如吃飯不看電視、遵守交通規則、排隊規則。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先順着他的感受進行描述,讓他迅速冷靜,然後才曉之以理。做一些簡單的遊戲,讓孩子知道挑戰和輸贏,這有助於他們對於規則概念的理解。

  2、30-36個月:奠定物權意識

  孩子要到三歲後才會出現同理心,才此之前,他只能想到“我的”。所以這個時期的寶寶不懂得“體恤他人”,有時候會表現得“自私”。

  這個階段可以嘗試用規則去引導“分享行為”,比如輪流玩、別人玩時等候、不可以廝打搶奪等。

  家長應該如何做?

  尊重寶寶的物權意識,不要強迫孩子分享,為了避免衝突,可以制定一些規則來訓練分享行為。在家裏玩的時候可以模仿場景,讓他熟悉和別人一起玩玩具時會遇到的不同情況,瞭解注意事項。

  這些訣竅,幫助寶寶接觸社會

  趁早多接觸外界

  寶寶對這個世界的接觸不該只停留在家裏,只要天氣允許,就多帶孩子出去走走,接觸不同的人和事物,都有利於他們對世界的瞭解。

  多交流多説話

  我有個朋友的孩子一直和奶奶住在一起,老人為了省事兒一直開着電視讓孩子看,小朋友兩歲多還不怎麼開口説話,去了幼兒園還經常與小朋友發生衝突和哭鬧。

  雖然每個孩子開口説話的時間不同,但是和人交流的語言溝通能力應該一直持續地引導。孩子的表達能力決定了他們是否能夠順利説出自己的想法,也會影響與人交流的慾望。所以大人不要用電子產品去替代交談。

  別太擔心性格問題

  不是隻有愛聊天的孩子才親近社會!還記得咱們之前有文章説過,即便是一個喜歡獨處的孩子,也是很正常的嗎?內向的孩子專注力更強,他們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去與社會、與人交往,因此父母不需要特別的強求和過度擔心。

  説出孩子的情緒

  2歲後的孩子經常會發脾氣,動不動就炸毛。因為寶寶的同理心還沒有健全,沒辦法思考和冷靜去控制情緒,所以父母要幫助他們理順邏輯,用“共情”去順着孩子説出情緒,平靜之後才繼續引導,千萬不要用暴力鎮壓。

  今天説的這3件事,都與寶寶0-3歲的心智發育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孩子與社會的關係、待人接物的能力,其實並不是一句“長大了就好了”那麼簡單。

  都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在最初的3年裏,咱們除了照顧寶寶們吃喝拉撒之外,還得引導他們接觸外部世界,教會他們如何與人相處,這是留給他們一生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