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如今隨着生活水平提高,孩子們的平均身高都有所增長,看着身姿挺拔的孩子,做父母的打心眼裏高興。
身高是人體外貌的顯著特徵之一,一個人身高不足雖不能説是缺陷,卻也足以影響到學業、婚戀及就業問題。
18歲之前是孩子身高發育的關鍵期,此時的活動、飲食、生活習慣,對孩子成年後的身高起着關鍵性作用。部分大學專業對身高有明確要求,作為家長早知道抗震小英雄林浩的事蹟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詳,汶川地震中,小林浩撐起一片廢墟救助了兩個同學,當年他與姚明一起手牽手出席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儀式。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赤誠善良的孩子,卻因為身高不足被心儀已久的“中戲”拒之門外。
中央戲劇學院對入學者有着明確的身高規定:男生需達到172釐米,其他戲劇院校同樣有着自己的身高標準。大多數學校的旅遊專業對於考生身高要求為,男生1.68-1.7米以上,女生1.58-1.60米以上。
藝術類院校、體育類院校、醫學類院校甚至某些師範類院校等等都對身高有着明確要求。如果孩子在這些方向發展,就不得不重視身高。
2020年1~18歲身高參照表,有孩子的自查男孩和女孩因為生理特徵不同,發育速度不同,因此需要詳細劃分。這張表將身高標準分為矮小、偏矮、標準、超高四個指標。在一定範圍內都屬於正常。
身高不宜用固定數值做標準,通常有1~5釐米的波動值,較靠近哪個數字,就屬於該劃分標準。如果孩子身高明顯低於“矮小”標準,則應引起父母高度重視。有些父母可能會説,爸爸寶媽媽都比較矮,所以對孩子身高不抱有什麼希望。身高為顯性遺傳基因,父母遺傳對身高的影響身高約佔65~75%。但實際上遺傳因素在身高方面佔有很大比重,但凡事不是絕對。
注意以下護理重點,激發孩子身高潛能1. 營養水平
緬甸塔隆山區的居民,其祖先與如今的東南亞人種沒有差別,但在公元5世紀從平原前往高山後,由於生活艱苦,缺少營養,其後代身高固定在一米左右。
一個營養不良的人看起來要比正常孩子瘦小很多,攝入營養不足直接影響身體發育。當孩子出現偏食、挑食的習慣一定要加以制止。
2. 坐姿站姿民俗專家發現,從1892年到1926年間,日本人平均身高增加了3.23釐米。
對於平民來説,他們的飲食結構並無明顯改變,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廢除了舊禮儀,平民從席地盤膝而坐,改為坐椅子。
因此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坐姿,一旦發現有彎腰、駝背、聳肩習慣及時糾正。
3. 激素分泌身高增長離不開生長激素的分泌。睡眠不足、營養缺乏、過於早熟以及某些疾病導致的生長激素分泌不足,都會使骨骼提前結束生長。
生長激素約70%~80%是在睡眠中分泌。在青少年兒童深睡1小時後,生長激素的分泌量要超過白天5-7倍。
4. 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能有效促進骨骼生長,室外體育活動中,照射陽光也能促進對鈣的吸收。因此我們要支持孩子的玩耍、體育活動。
糖果媽媽叮囑:不論學業多忙,青少年兒童都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睡足9-10小時。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