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成長是一個很奇妙的過程,從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成長的每一個瞬間都會讓父母記憶猶新。但人們卻發現一個很奇怪的規律,就是寶寶似乎對小時候的事情一無所知,尤其是三歲前的記憶,彷彿被“一掃而空”。
人們常説“三歲不記事”,三歲是孩子記憶的一個分水嶺,嬰兒在三歲這年,會經歷“記憶大掃除”。
這個時間段寶寶們到底忘記了什麼,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1、事物“清除”
父母們會發現,孩子在成長的頭三年裏幾乎是沒有記憶的,每天發生的事,去過的地方,都會遺忘。過一段時間後,當爸爸媽媽問起,寶寶會“一問三不知”,彷彿沒發生過一樣。
2、語言“更新”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語言表達上也會出現重大的突破。寶寶在剛開始學説話的時候,口中咿咿呀呀,不清楚的詞彙常常讓父母忍俊不禁。所以,一些特定的語言則成了寶寶嬰兒時期的“標籤”。但父母們發現,孩子漸漸長大,語言逐漸成熟,到了三歲基本可以正常溝通,對於此前的“嬰兒語言”,似乎都“一掃而光”,特定的“標籤”也會被正常語言代替,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寶寶在嬰兒時期,神經系統和神經元沒有發育成熟,神經突觸也在不斷更新,舊的突觸被新的代替後,部分記憶也會隨之丟失。另外,人體儲存記憶的器官為大腦中的海馬和額前葉,寶寶在嬰兒時期,這些器官在不斷完善,到了三歲才逐漸成熟,所以才會出現“三歲不記事”的現象。
記憶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也是人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孩子長大後,生活學習離不開好的記憶。
增強記憶,提高學習成績有什麼好的方式方法呢?
1.集中精力
孩子在學習中,如果精神渙散,三心二意,將很難記住所學的東西。加強記憶首先要專心致志,排除外界干擾,一心一意地將所學的知識刻畫在大腦中,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會輕易被遺忘。
2.加強理解
孩子在記東西的時候,理解很關鍵。父母們會發現,對於新知識,孩子只識其字,不知其意,靠死記硬背的方法根本起不到好的效果,大腦難以更好地保存。理解是記憶的基礎,只有加深理解,才能和背誦更好地結合起來,使學習效率事半功倍。
3.不斷鞏固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反覆揣摩,不斷温習,能再次得到新的見解與認識。學到新知識後,要“趁熱打鐵”,不斷加以鞏固,多温習,做到熟能生巧,不被遺忘。
4.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如果對所學習的東西不感興趣,花再多時間也是枉然。父母應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多帶孩子讀書,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興趣提上來了,積極性也會相對提高,對所學的知識也會更加容易接受,學習起來也不會那麼吃力了。
5.科學用腦
提高記性,科學用腦很關鍵,大腦是人體器官的總指揮官,需要積極休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勞逸結合,杜絕大腦疲勞。積極的情緒能使大腦更加清醒,孩子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保持良好的心態。同時要有充足的睡眠,大腦休息好了,記憶力自然就升上來了。
除此之外,生活中一些常見的食物可以幫助提高記憶力,起到健腦的作用。魚類、牛奶、雞蛋、堅果等都對大腦發育十分有利,家長們要注意給孩子補充。另外,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要用用腦過度,科學用腦,才能讓孩子更加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