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6歲男童患罕見病 靠輸血“續命”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健康

【來源:大河健康報】

□河南省兒童醫院燕林

6歲男孩洋洋出生時就查出了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總是渾身乏力、疲憊。該病通常需要切除脾臟,可當時孩子年齡小,於是在醫生建議下進行抗感染、輸血及對症支持治療。隨着年齡增長,洋洋不僅脾臟腫大、黃疸加深,還出現了重度貧血,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輸血治療。

什麼是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又該如何治療?

微創手術切除巨大脾臟

洋洋一家人來到河南省兒童醫院,該院血液腫瘤科三病區主任李慧霞為其進行全面評估。結合孩子的病情和年齡,建議考慮切除脾臟。“孩子太小,傳統手術創傷大。”一時間家長也犯了難,聽説該院普通外科二病區(兒童腫瘤外科)可以進行微創手術,便找到了科室主任張現偉。

洋洋肝、脾腫大,周圍血管增寬,腹、盆腔有積液,微創切除風險較高。為保證手術安全,張現偉帶領團隊聯合多學科會診,制定詳細精準的圍術期治療方案。手術團隊用時2小時45分,最終將木瓜大小(15cm×10cm×8cm)的巨大脾臟完整切除。

為了讓洋洋儘早喝水,同時減少術後疼痛,護理團隊在他麻醉清醒前就拔除了胃管、尿管。疼痛專職小組制定疼痛管理方案,為洋洋佩戴運動手環,督察其下牀活動,加速康復。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通常建議6歲後手術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是一種具有遺傳異質性的貧血,其典型臨牀特徵為貧血、黃疸和脾臟腫大。該病在北歐和北美洲多見,目前在我國尚為罕見病。

張現偉提醒,該疾病患兒如果出現輸血依賴、病情加重等異常情況,需立即就診。近年該病臨牀治療首選腹腔鏡脾切除術,但脾屬於免疫器官,不建議過早切除,手術通常在患兒6週歲後進行,不過目前也有研究指出2週歲即可手術。一旦出現感染,是致命性的全身感染,病死率高達50%~70%,因此術後預防感染非常重要。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