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管越反”?父母做好3個改變,勝過一萬句道理
當孩子出現一些令人頭疼的狀況,除了氣“死”、打罵、講道理……我們還有沒有別的更好的處理辦法?
如果您也正為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沉迷遊戲、親子關係生疏這幾個問題感到頭疼,不妨試一試下面幾個思路。
01
輔導孩子作業更好的辦法:打破“知識的詛咒”
每次看到新聞裏那些因為輔導孩子作業氣到住院的家長,我都特別能理解那種絕望。
因為日常輔導孩子作業的我就是這種狀態啊:
“我覺得自己講得很清楚了,但孩子就是聽不懂,是她笨還是我笨?”
經歷這種狀況多了,也明白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急,急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弄得大家都痛苦。
於是當昨天再次經歷這種折磨時,我努力告訴自己:
“一定有什麼原因,仔細想想,這種無力感以前還有什麼時候出現過?”
然後我想到了曾經在駕校學車時的自己——
教練一遍遍喊:“看後視鏡,看車窗線的位置……”
雖然我努力去理解,卻仍然經常懵逼:“車窗線的什麼?什麼的位置?”
每當這種時候,教練就向我投來“恨鐵不成鋼”的眼光;那個時候,總覺得自己笨。
可真的是我笨嗎?
後來仔細想想,是教練掌握了技巧才覺得簡單;而我因為是新手上路,太過生疏,自然就很難。
現在的我,不正是帶着教練同款經驗自信去輔導孩子嗎?
什麼是圓周率,什麼是立方體,這都是孩子以前從沒接觸過的東西,怎麼可能輕易就理解?
這時候的娃,也許滿腦子想的是:“立方體是啥?好吃嗎?”
其實,我們是陷入了“知識的詛咒”。
知識的詛咒:當一個人知道一個信息或學會一樣東西后,就無法理解別人竟然不知道或學不會。
如何破解這個“詛咒”呢?
①放慢腳步,做好溝通N遍的準備
機器都有個容錯率,我們講解溝通一次不成功,很正常啊!所以不要太心急嫌棄孩子、為難自己。
②留意傾聽者的反應,確認“我説清楚了嗎”
儘可能地把孩子當“小白”,講解的時候不帶概念術語、不帶長難句,一切儘可能大白話。
如果孩子還是不明白,就問問自己:是否仍有哪些地方,我做了“我以為你知道”的預設。
③溝通有很多種方式
比如我給女兒講“點、線、面、體”的時候,為了能讓她更好地理解,就用了一個“串珠子”遊戲,剛好這也是小女孩的愛好:
一顆珠子是一個點,串5顆珠子是一條線,5串珠子並排是一個面,5排這樣的珠子疊放就成了一個立方體……
孩子喜歡有趣的事物,所以我們家長與其生氣苦悶焦慮,不如把精力花在調動孩子積極性上。
④不要輕易貶低自己和孩子
我們知道了,很多誤解和疑惑都是因為“知識的詛咒”,不是“笨”的原因。
有的孩子説一遍就懂,有的孩子需要説N遍。
我們自己也會遇到“對方覺得自己説清楚了,但我get不到”的時候,這與每個人曾經的生活、經歷、認知都有關係,這些不同造成了每個個體間的信息差異。
我們能做的有效努力是:
盡力去靠近人的“最近發展區”,也就是在學習中幫孩子拆解任務、搭台階,不要提出超過孩子最近能力發展區的任務和要求。
另外,輔導作業其實並不是家長必須做的,如果因為輔導作業破壞了親子關係,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不如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或者在孩子明確求助的時候再提供支持,做到有求必應,不求不應。
02
孩子沉迷手機更好的解決辦法:與手機和解
很多家長為孩子沉迷於電子產品感到苦惱,我也不例外。
即便相信愛與自由的力量,不強制干涉孩子玩手機,但孩子一碰手機還是緊張焦慮得不行。
因為在內心深處,我還是將電子產品視做洪水猛獸,企圖讓孩子“少玩、多學習”。
直到,我看到了《敢讓孩子做自己》這本書中的一個真實案例……
一個孩子從小沉迷網遊,父母一度抓狂,想了很多辦法:
第一回合:約法三章,規定只能在週末才可以玩電腦,每次不能超過半個小時。
結果,堅持沒多久就“繳械投降”了——孩子竟瞞着父母半夜起來玩電腦。
第二回合:轉移注意力,安排許多課外活動,一起去做運動,一起去淘好玩的玩具……慢慢把孩子玩電腦的時間“驅趕”到週末去。
結果,這個方案也沒堅持多久,不但孩子沒有變得自覺,家長還累壞了。
這時候,家長開始思考:
“為什麼我一直在糾結怎麼控制孩子使用電腦的時間,而不想想,怎麼讓電腦成為我在育兒路上的好幫手?”
於是有了第三回合:尋求與電腦的“和解”。
比如有段時間孩子迷上了外星人,在網上搜各種外星人的圖片,父母就下了一個做圖軟件,幫孩子找教程自學修圖,鼓勵孩子自己設計外星人,後來索性都不用父母幫忙了,孩子自己鼓搗得津津有味。
這之後,電腦對這一家人來説,不再僅僅是看動畫片或玩遊戲的工具,它還能幫孩子完成許多更有趣、有意義的事情。
比如有了3D做圖軟件後,學習立體幾何時自己畫一下,很快就明白了,比起講半天理論,可不止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漸漸地,孩子雖然還在玩電子遊戲,但更多時候,他喜歡去發掘各種好玩的功能:P圖、給國外朋友寫信;
自己查詢喜歡的玩具在哪個商店裏有賣,還要貨比三家;用電腦練習外語……
由於操作電腦經驗豐富,小傢伙還成了學校計算機課的“高手”,收穫了同學們的崇拜。
與電腦從“硬碰硬”到最終“和解”,孩子收穫了很多,家長的心態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你看,有時候“簡單粗暴”不僅僅是言行舉止,也有可能是思想上的——
我們不希望孩子沉迷電子產品,那麼我們自己是否有片面地理解電子產品呢?
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好壞,既然電子設備已經是我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了,不如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堵不如疏,讓孩子真正“玩”電子產品,而不是被電子產品“玩”。
03
拉近親子關係最有效的辦法:看見真實的孩子
有段時間,我家隊友為了拉近和閨女的關係,沒少下功夫——又是買小禮物送驚喜,又是天天各種“甜言蜜語”哄着,閨女幹啥都要誇。
然而女兒好像都不是很買賬的樣子,頂多假笑敷衍一下。
隊友一度陷入苦惱,哀嚎:“孩子大了,和老爸不親了啊!”
我試着代入孩子的視角感受了一下,這些舉動不僅討好意味甚濃,甚至有點煩人:
“你不懂我就算了,我還得花時間考慮你的感受、回應你,真是麻煩。”
雖然有點扎心,但我還是不得不告訴隊友句大實話:
“你這樣並不是真的愛孩子,是為了滿足自己做個好爸爸的願望,讓女兒配合你。”
不論任何年齡的娃,想要的並不是父母充滿善意的敷衍,而是真實的自己被看見。
在溝通中怎樣看見真實的孩子呢?一度我也為這個難題感到苦惱,直到我瞭解嬰兒是如何確認自己存在感的——
比如嬰兒對媽媽哭或笑,媽媽如果沒有反應,嬰兒就會崩潰,對TA來説,世界在崩塌,自己不復存在。
所以看見孩子的第一步,是要及時地回應孩子。
當然,回應的方式也有講究,一般情況下,要規避這樣2種:
①無關反應
比如孩子説:“媽媽,你看這個小狗真可愛!”
媽媽回應:“就知道玩,趕緊回家,你作業寫了沒?”
如果孩子在最初和父母的溝通中,經常得到無關反應,長大後TA就會感覺到跟別人溝通是一種很愚蠢的事情,於是變得冷漠,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島。
②情感逆襲
孩子説:“媽媽,這個小狗好可愛啊!”
媽媽回應:“有什麼可愛的,髒兮兮的,不許摸!”
類似這種反情感的話,會把孩子蓬勃的能量活生生地憋回去。
也許孩子當時沒多大反應,但這種感覺會一直藏在TA心裏,即便成年後,他也無法坦然接納自己真實的感受。
那什麼樣的回應,能讓孩子真正感受到“被看見”呢?
重複和確認。
當孩子説:“媽媽,這個小狗好可愛啊!”
媽媽只需回應:“是的,我看到了,真的很可愛!”
不論什麼情緒狀態,重複孩子表達出來的情緒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緒,去確認它,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被看見了,彼此都會感到幸福和温暖。
04
教育,是一場自我修行
今天分享的這幾個察覺成果,看上去好像互不相關,可仔細覆盤後,就能發現,它們分別對應了教育中的“三感加分”,即:能力感、自主感、關愛感。
一個人的成就,離不開“三感”的推動。
當孩子遇到問題,我們總想要一個解決辦法,這時候,是在結果上努力;
而徹底解決一個問題的最好辦法,是從因上努力。
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在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對自己保持覺察,覺察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在破壞孩子的“三感”。
編輯:李晨琰
責任編輯:唐聞佳
轉載:尹建莉父母學院、簡單好家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