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嚴重威脅嬰幼兒生命健康的一大元兇,急性下呼吸道疾病受到廣大新手父母和家庭的關注。為此,兒科權威專家分享疾病防治信息,提升大眾對於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內的急性下呼吸道疾病的危害和預防手段的認知。
RSV感染不僅常見危害也大
在過去幾十年中,隨着疫苗的廣泛應用和有效的抗生素在臨牀應用,包括肺炎鏈球菌在內一些細菌類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全球範圍內兒童的發病人數都下降了。但是全球還有一些重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沒有控制好,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對嬰幼兒的危害非常大。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傳染科主任曾玫教授介紹,針對呼吸道合胞病毒(英文簡稱為RSV)感染導致的下呼吸道疾病,至今沒有有效疫苗,也沒有特異性的治療藥物。脆弱的嬰兒是最容易被危害的人羣,其中6月齡以下感染數約佔RSV感染髮病總數的50%,75%的感染髮病年齡在1歲以下。對於嬰幼兒來講,肺炎最嚴重的致病原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美國曾做過一項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病原學調查,文章發表於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調查顯示,在美國過去10年中,5歲以下的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最常見的病原體是呼吸道合胞病毒,佔28%。
“喘息”表現尤需引起警惕
RSV在兒童下呼吸道感染中扮演着一個非常重要的病原角色,尤其在嬰兒中是最常見的。從臨牀表現來講,嬰兒特別是小嬰兒,RSV感染以喘息為主要表現,並不是以發熱為主要表現。喘息發作等急性發作症狀通常持續一到兩週才慢慢緩解,這對孩子和家長都帶來身心創傷。此外,也有部分嬰兒RSV感染伴有發燒、明顯咳嗽等症狀。。
2歲以上幼兒和學齡兒童RSV感染率明顯降低,可以表現為流感樣症狀,表現為發燒、咳嗽,喘息不嚴重或沒有出現喘息,這時需要和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進行鑑別診斷。
在整個社區的5歲以下兒童中,尤其是2歲以下嬰幼兒中,RSV感染仍然是一個突出的問題。危重症病例因為呼吸困難、呼吸衰竭而不得不接受呼吸機治療,特別嚴重的RSV感染可能會奪去嬰幼兒的生命。嬰幼兒期RSV感染以後引起反覆喘息發作、發展為哮喘的風險會明顯增高,有的重症RSV感染兒童倖存後會殘留肺功能受損。
無特效藥更凸顯預防之重要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沒有特效藥,在此情況下,治療方面主要是對症支持,一方面保證氣道通暢,經常採用霧化治療,以及吸入支氣管擴張劑緩解支氣管痙攣、阻塞;另一方面減輕氣道炎症,通過吸入激素類的藥物,必要時全身短期激素治療,以減輕氣道炎症反應,幫助孩子度過難關。氧療和呼吸機治療等輔助治療手段,也能幫助孩子度過最危難的時期。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總體治療原則是綜合性的防治措施,以呼吸道的對症支持治療、護理為主,如果合併細菌感染,需要及時給孩子使用抗菌藥物,同時要避免過度的抗菌藥物治療。
RSV感染對孩子造成的危害之大、醫治之難,再次提醒人們要重視預防。北京市兒科研究所感染與病毒研究室主任謝正德教授指出,對於任何一種感染性疾病的預防,主要是兩類:
一是指非藥物干預措施在內的一般預防,如戴口罩、勤洗手、房間通風、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最好間隔2米等。家長日常照料嬰幼兒時要堅持良好的衞生習慣和生活習慣。
二是包括被動免疫和主動免疫在內的特殊預防。被動免疫是指將人源的、合成的主要針對某一個特異的病毒(比如RSV或狂犬病毒)的單克隆抗體或是將通過血液製備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注射到人體內。另外主動免疫手段還可以通過疫苗讓人體免疫細胞主動地產生抗體去預防疾病。
不單單是非藥物的公共衞生干預措施,今後需要疫苗和單克隆抗體來進行更有效和精準的預防。針對RSV感染的疫苗研發仍在進行中,而在藥物研究方面,長效人源單克隆抗體在預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前期研究成果,可能在未來幾年就會應用到臨牀。國內已有RSV長效人源單抗的研發進入三期臨牀試驗階段,近期針對嬰幼兒羣體RSV預防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將在多地開展,臨牀招募工作即將展開。
(潘嘉毅)